新闻中心

一个“茴”字 是回香也是乡愁

2024-08-30 18:39

来源:

除了独特的口感,茴香豆的名字也有其寓意。“一个‘茴’字,意为回香,也代表着回乡。”绍兴菜省非遗传承人孙国樑对茴香豆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回香”,是因为浸煮过程中加入了茴香,让豆子吃起来有回甘的后调,“这道小吃最初是民间流行开来的,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茴香带来的香气。一开始口味比较单调,在一代代的传承发展下,茴香豆的味道也在不断变化、改进,除了茴香,还加入甘草、陈皮、豆蔻等香料,这种‘回香’的口感变得丰富,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

而后者“回乡”,凝结了一种无声且深入人心的乡愁。“旧时物资匮乏,普遍没有什么好的食物。那时,自然条件生长下的蚕豆一般清明见节、立夏可摘来食用。吃不完的时候,大家会把蚕豆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保存。这些干蚕豆就可泡发制作成茴香豆,或进一步制作成盐青豆,当作零食吃,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这么多年来,在外地闯荡的越地游子,吃起这‘回乡豆’,追忆起旧时光,也多少寻得些慰藉。”孙国樑说。

随着文旅市场的日益火热,小巧精致的茴香豆也更频繁地走入了大家的视野,更成为了绍兴的一张美食名片。以咸亨酒店为例,在对产品不断更新、改进的同时,酒店也以品牌的方式推广茴香豆,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它曾在纪念鲁迅先生名篇《孔乙己》发表100周年时,应景推出太雕酒香茴香豆。多年来,咸亨酒店将茴香豆以特产、伴手礼的形式售卖到各大商超、景区店里,产品卖得火热。有售卖记录显示,咸亨酒店茴香豆曾在元宵节创下一天300余公斤的销量。

“把茴香豆当作一个文化符号来打造,其实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输出。”孙国樑认为,任何一种美食都具有时代性。时代在前进,很多旧时关于茴香豆的故事与回忆在淡去。如何让传统美食跟上时代,就需要文化传承与创新。“茴香豆有起源、有故事,如果挖掘这些文化元素,再融入伴手礼、文创等新形式,就能让更多人认识并爱上这道美食。让老人、归乡者能升起乡愁与回忆,让年轻人、小孩子听到旧时的故事,让天南海北的游客从茴香豆中认识绍兴。”孙国樑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