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裘一倩
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在文保专业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守护文物古迹?柯桥区华舍街道的做法是,成立“古色古香”文物保护志愿队,56处散落在华舍的文物“明珠”有了29名志愿守护者。
据统计,华舍街道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56处,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大运河),区级文保单位、文保点8处(云梯桥、鼎新桥、后殿廊桥、张川庙、荷花桥、瓜田庙及戏台、倪家祠堂、行二桥)。而华舍街道专职文保力量仅2人,难题怎么破?街道创新工作思路,将党政机关干部、社会力量、科技力量充实到基层文物保护队伍中去,补齐文物安全工作短板。于是,景观工程师、会计师、轻纺城商户、退休教师、大学生……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华舍街道“古色古香”文物保护志愿队队员。
“我们志愿者和华舍街道9个区级及以上文保单位(点)进行了一对一认保签约。”文保志愿队副队长茅利娟是轻纺城的一名布商,平时就热心公益事业,迅速报名加入了“古色古香”文物保护志愿队,“现在我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去认领的文保点倪家祠堂、太平桥走一走、看一看”。通过“一对一”认保,志愿者们和文保单位(点)渐渐融为一体,巡查中一发现问题,就及时以文字和图片等形式报告,并提交给华舍街道相关部门。
在发动群众“人防”的基础上,华舍街道还积极探索“技防”新模式,聚焦拆迁区域重点保护区域,分级分批安装监控设备。同时,推出文保巡查小程序,通过晾晒巡查“打卡”次数,以数字手段激发巡查热情。目前,重点区域太阳能视频监控设备已完成施工24个,“打卡”小程序单月使用量突破100人次。“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华舍历史,珍爱文化遗产,共同守护精神家园。”华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