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昌茶人“画”说四大名著

2024-08-30 15:39

来源:

周金良创作的《西游记》人物画。

周金良在制茶车间。

“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锁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手拿如意金箍棒”的齐天大圣是很多中国人英雄梦的起点,最近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挖掘和创新演绎,向全世界展现了浓郁的东方美学。而在新昌的一间茶厂办公室,周金良用画笔展现了另一个西游世界。

最近,他完成了四大名著中297个人物的图谱绘制,用具象的画面再现经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A

四大名著

一画八年

“对,这花和尚鲁智深,跟书里的描写很符合,感觉就该是这样的,还有这豹子头林冲……”在新昌莲花大厦周金良的工作室,4卷装裱好的人物图谱被局部展开平铺在地面上,一些书画爱好者正在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不时有人发表自己的感受。

从2016年开始,周金良开始用自己的画笔把四大名著的人物以图谱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人更加直观地看到四大名著的人物形象。为了让笔下的人物更贴近原著描述,周金良悉心研究,再根据人物个性、故事情节、精神内涵等设计人物的造型、动作和脸部表情等。

聊起画这些人物图谱的经历,周金良感受最深的就是“功夫在画外”。“我们看电视时,能看到连贯的剧情,但要把这一刻凝固成画面,就得反复揣摩人物的心理状态,提取出最能反映人物当下状态的神色、眼神,除此之外,还需要表现人物在情节中与他人的互动感。”周金良告诉记者,为了将小说的人物形象定格在画纸上,他一度“跟着了魔似的”,反复阅读原著,和人物对话,在脑海中构思了数十遍、上百遍,才能落笔。

经过8年的打磨,周金良终于完成四大名著297个人物的图谱绘制,其中《水浒传》108人,《红楼梦》90人,《三国演义》50人,《西游记》49人,这些人物组成的画卷长度近两百米。周金良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他会推出个人书画展,以四大名著的人物图谱为主,让更多人近距离领略古代经典文学和传统书画的魅力。

B

乡土情结,艺术启蒙

在周金良所画的49个《西游记》人物中,他最喜欢的是猪八戒。“别看猪八戒吊儿郎当,没个正形,还常常吵着要分道扬镳,我却喜欢他那份率直。而且,他总是想回高老庄,让我觉得他是个乡土情结很重的人,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作为一个新绍兴人,周金良似乎和八戒产生了某种精神联结。

周金良是桐乡乌镇人,乌镇的那一条老街,就是他的“高老庄”。“我从懂事时起,就有印象,自己的父亲母亲和其他长辈,都会写字、画画。”原来,在周金良老家,祖祖辈辈都从事雕刻工作,有着较为深厚的书画功底。父亲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古镇上许多店面招牌就是父亲的手笔。周金良记得,每年过年,家里的叔叔伯伯们都会上街给乡亲们写春联。耳濡目染中,他从小也对书画感兴趣。

后来,周金良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篆刻,曾拜师于沈墨门下,作品《牧童》被苏州博物馆所收藏。他先后临习欧阳询的楷书、王羲之的行书、何绍基的书法艺术,习字40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

1984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他没有选择艺术道路,却把书画作为了自己一生的爱好。“他喜爱中国工笔画,也爱中国历史。看《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时,能连续看上好几遍!”周金良的妻子陈敏告诉记者。看着爱人如此投入地研究、设计人物形象,她也跟着一起研读四大名著原著,收集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各种资料,一起探讨人物动作、性格、服饰等特征,细细打磨人物形象。说起当时的情景,周金良笑称,有时候,夫妻二人也会因为意见不一致而有所争执,那就继续找资料佐证,直至两人都满意为止。

C

茶与书画,浸润精神

陈敏是新昌人,2018年,周金良随妻子来到新昌创业,创办了浙江天河茶业有限公司,开始从事茶产业。在工作之余,周金良最放不下的就是书画。

包茶山、办茶厂,创业之路上,每天都有需要处理的事务,不管有多忙,周金良一定会留出晚上的时间用来写字、画画。“妻子很支持我,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她只要能处理的,都帮我挡了,为的就是让我多一点时间和空间来创作。”周金良说。

透过周金良的精神家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丰盛与富足。在清新的茶香和唐诗之路的文化浸润中,周金良也进行着新的创作实践,他用娟秀的楷书抄写了陆羽的《茶经》,7000多字的作品凝聚着他对书法与茶文化的理解。同行们听说后,争相来欣赏,还希望借这幅作品去自己的茶厂进行展览。

“从我来到新昌做茶叶开始,就一直听到行业里在倡导本地的‘茶文化’,至于具体怎么表达、怎么传播,我们都还在摸索之中,我想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呈现。”周金良说,他正在进行另一项关于茶文化的书画项目,用工笔画来呈现茶叶制作的全流程,如采茶、烘茶、炒茶、品茶,预计画30幅作品,目前已完成4幅。

嘉宾说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教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书法)副主任 陈文龙:

周金良将传统工笔画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精心刻画了近300个经典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成功地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让观者能够直观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展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卓越的绘画功底。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古典文学的视觉重塑。

记者 董晓晓 文/摄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黄晨珂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