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银行梅山支行发现并阻止一起疑似养老诈骗案件
2024年8月5日中午1点左右,一名六旬老人独自走进梅山支行营业大厅要求办理新开卡及存款业务,当班大堂经理在对其进行例行询问本行及他行卡情况时,发现客户已持有他行卡,但应他人要求计划在我行申请借记卡一张。该情况引起大堂经理警觉,想深入询问遭客户拒绝。随后大堂经理发现客户随身带的宣传单上印有养老福利、百万特效药等字样,立即对其进行了口头劝阻,并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客户见状以上班迟到为由离开。营业主管在了解情况后,担心客户被骗,便找到其所在村委,通过村委联系到其子女,以免客户遭遇养老电信诈骗。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人群体也成为了诈骗分子重点目标,诈骗分子常常利用老年人对健康和养老保障的关注,通过虚构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或养老服务进行诈骗。他们承诺老年人通过缴纳一定费用预定养老床位、投资养老项目或购买保健产品,可享受高额回报、优先居住权、免费医疗咨询等福利,这些承诺极具诱惑力,但往往是空头支票。诈骗分子看准老年人的心里需求,精准拿捏,用一个简单老套的诈骗手段就能让其深信不疑。而老年人更应主动学习防骗知识,了解常见诈骗手法,遇事多和子女商量。面对陌生来电或信息,保持冷静、不轻信、不转账,要深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了也不会砸中自己。
针对金融、社区养老机构,应多开展针对老年客户群体的洗脑式宣传,设计易于理解、形式多样的防骗宣传资料,线下定期邀请公安、司法等权威部门到银行网点或社区举办防骗知识讲座,提高老年人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根据现在很多老年人喜欢线上刷抖音、刷短视频的特性,可以线上不定期的频繁推送防骗案例、预警信息等,以扩大宣传覆盖面。
绍兴银行安昌支行成功拦截一起冒充医疗保险诈骗案件
8月7日一早,一男子行色匆匆地来到安昌支行营业大厅,拿着手机表示自己微信的钱被扣了,移动柜员立即协助客户查看交易流水,根据扣费记录显示为“爱邦经纪”的2条扣款记录,分别为303.5元和179元,但客户表示从未购买过保险,为防资金再次划转,移动柜员第一时间帮助客户进行了扣款解绑。
通过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发现客户有一名叫“赵培培 爱邦保险经纪”的好友,该好友多次在微信聊天中发送保险链接,但客户不认识该人员且从未购买过保险,并表示其为之前免费发放礼品时添加的保险人员,通过微信联系该保险人员,该人员在得知客户在银行网点时便将客户微信拉黑了,移动柜员同时查看之前的交易流水发现该客户之前月份已被扣款相同金额的2笔,对此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开展保险诈骗案例的劝诫宣导,将非柜限额调整为仅用于日常开销额度,帮助客户将银行卡从微信渠道解绑的同时删除了好友,客户对我行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
此案件可以看出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受骗者防骗意识低,通过冒充保险相关人员,以发放礼品为由接近受骗者,从而发送各种不明链接,诱导受骗者主动点击链接,实施诈骗计划。
本案例的中年男子虽然点击了相关链接,好在及时寻求了银行的帮助,从而挽回了后续每个月的资金损失。
案例启示
1. 面对陌生的微信好友添加,应拒绝通过。
2. 不要相信天下掉馅饼,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礼品作为诱饵,吸引群众的注意,获取信任,放松警惕,实施诈骗。
3.不明链接不要轻易点开,购买保险等需通过正规渠道。
4. 对于反诈意识薄弱人群,需加大力度进行反诈宣传,提高反诈意识,避免客户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银行镜湖支行、绍兴银行柯桥支行)
作者: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