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嗡嗡”声,小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灵活地盘旋、悬停,完成巡航任务后又准确无误地返回起飞点……最近,迪荡街道试用无人机进行自动巡航监测,加强大气监管。该无人机搭载PM2.5等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感知探头,每日定时在大气重点监管时段自动开展巡查监测。越城区蓝天办负责人表示,这是全区范围内首次尝试以无人机治气。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每小时必争、每0.1微克必争”的治气要求和市、区两级治气工作部署,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守护蓝天白云,近期,迪荡街道不断推动区域治气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坚持源头防治、提质增效、长效治理、全域起底,全力以赴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据迪荡街道行政执法中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迪荡街道试用无人机进行PM2.5面源排查,划定污染物排查方向,同时通过PM2.5污染颗粒物数据比对分析,针对性制定治理措施。在发现油烟排放异常时,街道蓝天办联合行政执法中队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同时,对世茂湖滨商圈、剡溪路、尚1051园区、人民路南侧等主要油烟排放区域的44家重点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在线监测一体化智治平台。
此外,街道细化治气作战图,全街道划分成14个网格作战区,对辖区内6处在建工地、4家涉气企业以及加油站等重点路段,开展全覆盖巡查检查。
治气是一场持久战。尤其是入秋以后,天气开始变冷,雾霾、AQI指数、空气污染,这些让人心惊胆战的词语将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为此,迪荡街道近日专门出台了《迪荡街道空气质量“秋季攻坚”专项行动方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领导分片抓,线办联合、条抓块保的工作机制,针对薄弱环节设定重点点位和重点检查线路,第一时间排查到位、处置到位、整改到位。实施大气“点线包保防治”,对涉气企业、建筑工地、移动污染源、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10个条线内容,落实包干组全天候监控。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