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不光剑。图片由绍兴博物馆提供
大家好,我是越王不光剑,来自遥远的战国时期,现住在绍兴博物馆中。吴越争霸的故事家喻户晓,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隐忍多年终于复仇成功。为了铸造高质量的青铜剑御敌,勾践及其后代投入了大量精力与物力打造越王剑,越王剑就此成为了中国古代兵器中的一个传奇。我就是一把越王青铜剑,全身长59.5厘米,宽4.7厘米,身体狭长,身线规整,到现在我依然锋利无比;我的身材别具一格,剑身纵轴起棱脊,腰部靠近前锋段的两侧略作弧收,菱形薄格。
由于岁月磨蚀,我的表面已布满铜锈。我的头部环列着12个鸟虫书铭文,但个别铭文已经被铜锈所盖,无法辨认。铜锈与剑刃缺口让我看起来并不光洁亮丽,但这并不是我叫“不光”的原因。考古学家在我的身子的正面与背面各发现了4个鸟虫书铭文,分别是“越王越王”和“不光不光”,这代表着我的主人是一位叫“不光”的越王。越王不光即越王勾践之玄孙,也就是越王翳,是越国的第九位君主,公元前411至前376年在位,在位36年。
我的主人不光处在越国由强盛走向衰弱的转折期。他继位后的前期,越国依然强大,曾经伐齐、灭缯,与中原强国抗衡。但在列国之间的长期博弈中,越国既受外部势力挤压,又有吴地的困扰,种种危机使越国开始出现向南退缩的迹象。不光的晚年,也就是公元前379年,越国将国都从琅琊回迁吴地,不久又发生宫廷内乱,越王不光被太子诸咎所弑,随后又接连发生弑君事件,使越国内部元气大伤,开始衰落。
在绍兴博物馆中,总共有三把越王不光剑,目前已知的不光剑有30把之多,那么,为什么我的主人不光一人就有那么多剑呢?专家猜测,不光在位时伐齐灭缯,有较大的军事动作,兵器较多,此外,青铜剑易断,青铜兵器在南方潮湿的环境里也易生锈,所以会有备用,一王多剑不足为奇。我和绍兴博物馆内的两位兄弟见证了主人越王不光征战沙场,见证了越国作为东南霸主的兴衰荣辱。如今的我们,历经千年,躺在博物馆中,继续见证绍兴这座城市的变迁。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俞姝萱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