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0日至今,区委区政府有关治气的专题会议、专项督查已不下5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这表明,这项工作已到吃劲的关键阶段,越城也下了“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情况是,都这个时候了,仍有部门或镇街侥幸心理作祟,搞“打卡式”落实。
治气,首先要对污染源了如指掌。某个区域有多少污染源、什么时段会“发挥作用”、何种原因造成污染指数上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整治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掌握污染源,排查、巡查是一条有效途径,有的街道确实也派人出去巡查了,但遗憾的是,个别相关人员到现场后拍个照就算完事,并没有认真去查。
以秸秆焚烧为例,一些村民知道秸秆烧不得,但还是抱有侥幸心理,白天容易被查到,那就夜里烧。而结果也如村民所愿,某些镇街工作人员姗姗来迟,拍照、走人,事后也不总结分析,或总结了也不见行动。在这些工作人员看来,治气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之事,镇街顶多做一些“配合”,因此“到此一游”“身到心不到”,出现此类情况也就不难解释了。
生活中,到某个风景点打个卡,这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放到工作的具体落实中,只停留在打卡上可万万不行。“打卡式”落实流于表面,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沉下去、扎进去,看似做了,却无成效,是典型的假落实。这样的落实只是记录、作秀,而不是真干。唯有坚决摒弃“打卡式”落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做到“吹糠见米,刀下见菜”。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陈乙炳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