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浙东大运河陶堰段古纤道上有两座石桥。古桥研究专家介绍,这两座石桥虽然目前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或文保点,也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目录中,但它们建造时间不短,又属于浙东大运河文化的一部分。遗憾的是,其中一座当地居民称为东沟桥的,已经严重损坏,濒临倒塌。大家呼吁采取措施,将这座老桥保护起来,给浙东大运河增光添彩。
笔者读到这则报道,第一时间就是感到痛心。从图片上看,这座老桥用绍兴传统条石叠砌,这些条石平整而规则,如果不是有的地方已经断裂或中间塌陷,这是一座不错的石梁桥,不仅给当地居民提供交通便利,也构成古纤道上一道小小的风景。
绍兴素有桥乡之称,现存古桥600多座,是名副其实的“古桥博物馆”。这些石桥在历史年代为人们的出行、背纤提供了方便,是绍兴水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出行方式和工具发生很大变化,现存的许多桥梁不再是交通的必然通道,但是它们依然有重要的存在价值。
首先,这些桥是一种建筑文化遗产,传递着悠久的历史信息,通过这些古桥老桥,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出现时代的交通文化信息,是研究历史时期经济、交通,以及百姓生活方式的宝贵载体。
其次,这些古桥老桥涉及古人的造桥技术,体现他们的造桥智慧,是研究古代营造技术的第一手材料。绍兴这么多古桥老桥,其他地方很少拥有,我们不能因为“多”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殊不知“多”才是研究的基础,“多”才能诞生研究成果,给今天的建桥提供参考价值。
再次,古桥老桥不只是一种交通设施,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它们从外观到内质,都凝聚着古代工匠对桥的一片匠心。有的石桥,造型独特,外表美观,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专家和艺术家从它们身上汲取设计和创作灵感。
关于古桥老桥的优点还有许多可谈,总之,它们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保护好它们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话题回到陶堰这座面临塌陷的老桥。虽然它们目前尚不在文物保护范围内,但可以确定它是一座有年头的老桥。到底什么时候建造,应该由有关方面查证,如果够得上“古”,就应该给它正名为“古”。如果不够“古”,只是“老”,也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而且,这座老桥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在浙东大运河上,众所周知,浙东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条运河上的每一样历史重要建筑、物件等都不能以破败的样貌存在,这不仅是为了旅游的需要,更是为了传承的需要。相信在今天全民文保意识不断提高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陶堰这座面临塌陷的老桥一定会得到保护。
在这条运河上的每一样历史重要建筑、物件等都不能以破败的样貌存在,这不仅是为了旅游的需要,更是为了传承的需要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