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有的免费粉碎,有的发放换肥券 11个村联手探索秸秆闭环处理

2024-08-28 21:44

来源:

昨天上午,一批秸秆从鉴湖街道丰乐村运出,被运到邻村坡塘村的秸秆临时堆放点,现场工作人员运用粉碎设备把秸秆进行粉碎,不到2分钟时间,一捆秸秆就变成了一堆可回收利用的粉末。“这个设备是26日刚刚到的,以后我们的秸秆就有出路了。”现场工作人员说,经过粉碎后的秸秆可直接或快速腐熟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秸秆肥料化利用。

“这台秸秆粉碎设备每小时大约能粉碎600~800公斤的秸秆。今天,丰乐、南池、栖凫和玉屏村已运过来12吨左右,后续其他村也会运过来。”现场工作人员说,目前堆放点共有秸秆30吨,大约5天时间就能粉碎处理完毕。

据了解,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鉴湖街道11个村联手,正创新探索秸秆拓展利用渠道,搭建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使秸秆从垃圾变成资源。

“我有一堆玉米秆,请你们帮忙收走吧。”昨天下午,南池村西岸自然村60多岁的郑兴祥拨通了村里志愿者郑岳英的电话。不久后,拖拉机师傅便开着车赶到郑兴祥的田埂边,把玉米秆搬上车,村干部同时递给他一张价值10元的有机肥料券。郑兴祥说,如今村里统一回收秸秆,还能换肥料,让他省心又开心。

“8月份以来,我们已经发放了200多张换肥券。”南池村村干部陈尚敖说,在组织“秸秆回收队”集中收集的同时,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开展秸秆换肥料活动,成为他们村解决秸秆焚烧难题的抓手。

那么,收上来的秸秆怎么处置?据悉,2年多前,除了在各个村设置秸秆回收点外,街道还专门在坡塘村的垃圾中转站设置了秸秆临时堆放点。当时,这些秸秆从11个村回收上来后,最终会被运往位于滨海新区的一家专业处置机构回收处置。

“这样做成本实在太高了。”鉴湖街道蓝天办相关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秸秆委托处置涉及处置费、运输费和人工费等,而秸秆因为重量轻、体积大,每次每车最多只能运输2吨左右,却要500~600元的运输费,按照去年全街道300多吨的产出量,仅运输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现在通过粉碎设备,运输费用至少可以减一半,而且粉碎后的秸秆还可以肥料化利用,村民有需求,我们可以免费提供,切实解决秸秆出路问题。”该人士说,除了原先对接的专业处置机构外,目前他们正在和富盛的牧场、茶厂等对接,为秸秆的肥料化利用寻找更多途径。

据悉,该街道还与辖区的秦望村达成初步意向,正在规划新的秸秆处置方案。届时,该村一处废弃矿山将作为秸秆回收处置试点,通过引进专业机构,进一步提升收储运能力,以实现秸秆回收处置的闭环体系。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