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构建理想教育

2024-08-28 21:42

来源: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确切说,是关于教育理想的书。书里提到很多理念,带有前瞻性,折射出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教育的开阔空间。

教育有什么用?中国大儒韩愈比较规整,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马克思从社会发展角度,认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爱因斯坦则显得俏皮,‌他说“‌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强调教育在培养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的深远影响。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专家戴维·珀金斯教授。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知识?”在当今向电子转型的时代,知识在不断膨胀,类型最多,除了常规知识,还有很多非常规知识,比如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与品质、跨学科知识,等等。他就是在这个大历史背景的当代观照视野下思考教育问题的。他认真地质问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你了解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习吗?”

戴维·珀金斯提出一个理念,真正的学习是“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他仔细甄别“应当知道的好知识”这个概念后提出,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的内容,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的好奇心。戴维·珀金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得出,我们有三个学习议题:学业成就、信息、专业知识。只关注学业,会让人走进教育的“窄门”,形成内卷。当今全社会都比较注重“看得见”的学业“特定内容”的教与学,而比较忽视“看不见”的与成长相关的“提供具有生活价值的内容”的教与学。君不见,幼儿园升一年级的这个暑假,有很多家长都内卷地让小孩补拼音书写,就是因为拼音书写是学业“特定内容”——表面看是“即将打开的盒子”,其实就人类而言,拼音书写都是“已经打开的盒子”。教育内卷的原因,是追求近期效应,而没有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和“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的角度来追求子女成长。

戴维·珀金斯是在“为理解而教”的项目下,关注“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这个话题的。相对于这个项目的另外一本适合教师阅读的专业性著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显得浅近、通俗而适合大众阅读。比如本书他提出欧几里得式认知、培根式认知、牛顿式认知、修昔底德式认知四种认知分类,以此来说明“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只掌握一种认知方式,可能束缚学习”的教育原理。通俗也无法隐藏其内在的教育思想光芒,他用简洁而到位的语言在字里行间揭开教育真相,如在阐发上述四种认知方式的时候,他提到认识方式可以发挥四大作用:描述、论证、解释、应用。这种写法,既涉及普遍原理又涉及专业知识,既照顾到普通读者又照顾到专业读者,怪不得此书一出版即畅销。

自从新课标推行以来,教育界涌进很多教育理念,除了戴维·珀金斯的“为理解而教”,还有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项目设计教学等等,精彩纷呈,争奇斗艳,让教师眼花缭乱,莫衷一是。但我认为《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是教师应该首先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是站在教育高地来观察教育的,立足点高,视野开阔。2007年国际思维大会提出一个问题:面对复杂的未来,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听众意见经收集整理后,有17个主题。戴维·珀金斯从频率高低排序后发现,学科教育几项排在最后,开头几项是思维能力、自我理解、同情、伦理道德、交流……所以他的结论是: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学习者要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就必须培养能够应对广泛挑战的技能和态度——这才是教育家的真诚告诫!

本书是2015年8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看了出版日期让人感慨,我们所谓的“新知”,离出版快10年了,而离作者首倡也快20年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求知之路唯有上下而求索啊。

作者系诸暨草塔中学高级教师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