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学界“福尔摩斯”的桑梓情

2024-08-28 20:40

来源:

日前,上虞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委托侄女婿胡金友,向上虞方面捐赠他的全套电子资料。这份珍贵的礼物,承载着钟院士毕生的学术精华,更体现着他对家乡的深深牵挂。

1934年出生的钟群鹏院士,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乃至国际机械(电)装备材料失效分析领域的权威专家。被誉为科学界的“福尔摩斯”,他的姓名与500多起灾难事故调查分析紧密相连。

谦称自己为“三者一员”

“全套电子材料,复刻在容量达6T的硬盘中,囊括了手稿、著作、学术论文、口述资料、传记、荣誉证书、往来信件及各类珍贵照片等,堪称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原上虞区金融办副主任胡金友告诉记者,这份弥足珍贵的电子资料,也与一项国家重大工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密切相关。

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多部门实施的这项抢救性工程,围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这一主线,系统性地进行资料采集与整理、研究工作。通过口述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资料保存下来,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提供第一手素材。钟群鹏院士位列其中。

珍贵史料,不仅是钟院士个人学术生涯的历史记录,也是机械(电)装备材料失效分析领域在中国发展的真实写照。“同时被收藏在今年5月底开馆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也向公众开放。”胡金友告诉记者,与“采集工程”相关联的《钟群鹏传》也将于今年底出版。

“三伯伯十分谦逊,在小辈面前,一直称自己为普通的‘三者一员’。”胡金友解释道,“三者”即是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失效分析开拓者;“一员”是共产党员。

事故结论比当院士重要

飞机失事、火箭卫星发射失败、大型机电产品发生故障……经过分析,事故原因水落石出。“失效”的分析及预防,更是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诞生的重要动力之一。作为中国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分支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中国失效分析学会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钟群鹏院士为中国的材料学科搭建基础,从无到有。被誉为科学界的“福尔摩斯”,他的姓名也与500多起灾难事故调查分析紧密相连。

“如果不是‘采集工程’,三伯伯会一直深藏功名。”胡金友说,近日去北京探访三伯伯及家人,三伯伯给大家讲了几个事例。

1988年2月12日,陕西秦岭发电厂200MW机组发生国内外罕见的轴系断裂特大事故。当时,作为我国火力发电的主要机组,这一类型电机全国共有54台。遵照国务院指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一纸急电指定他担任这一特大事故的调查分析专家组组长。

在一片狼藉的事故现场,专家组从电机主轴塔形轴的R处发现了一圈异乎寻常的裂纹,钟群鹏诊断这是一起低周大应力疲劳断裂引起的失效事故。继而专家组认定这是一种不寻常的事故模式——油膜振荡。此后一系列证据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在近30万字的总结报告中,专家组系统提出油膜振荡发生的条件、过程、机制、控制条件和关键参数的临界范围,提出14条预防措施和建议,为当时大量正在运行的同类机组消除事故隐患。

香港回归前夕,北京一家化工厂发生特大爆炸火灾,火焰高达百米。经过40余小时的生死决战,大火才被扑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国务院派出的调查组组长又是钟群鹏。在一片废墟中,调查组经过50多天的严肃认真勘察、取证和综合分析,得出事故原因是由于操作工开错了阀门,把该送到轻柴油B罐中的轻柴油送到了已装满石脑油的A罐中去了,因为石脑油A罐已装满,最终导致大量的石脑油冒顶外溢引发。当时正是钟群鹏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关键期。钟群鹏说,“院士当不当没关系,但事故结论该是怎样就是怎样。”面对几大箱的调查分析材料和事故迟迟不能结案的状况,钟群鹏与有关专家写信给有关领导。最终,历经3年半时间,这起事故调查处理以科学与良知的胜出而告结束。

“三伯伯说,发生事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相同的事故再次发生。”胡金友说。

祖居即将向公众开放

在上虞区丰惠古城的南街居委,有一幢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木结构老宅,名为“鹏抟源”,系钟群鹏院士祖居,钟家人曾在2008年前后出资修缮过老宅,并取名。抟鹏典出《庄子集释》,“指盘旋在高空的鹏鸟,喻有大志者”。钟群鹏院士的父亲给孩子们的家训是“多读书,读好书,为国家多做事,这样才算有出息”。

此次钟院士捐赠给家乡的全套电子资料共有4份,其中给丰惠镇政府的这份资料将被放入刚经修缮完成的老宅“鹏抟源”中保存展示。

钟群鹏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幼时曾在老家生活。“大伯叫钟一鹏,毕业于浙江大学,是爆破专家,钟院士对大哥的学问也很敬佩,大伯伯生前曾说自己参与过开国大典礼炮的位置布置;二伯钟幼鹏毕业于上海海事学院,曾担任过长江航运管理局总工程师,参与过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钟家老四钟秀鹏是我的岳父。”胡金友说,大伯、二伯和岳父都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家中还有军属的匾牌,只可惜三人都已过世。

去年,丰惠镇对“鹏抟源”进行修缮。“在征求钟院士及家人意见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了室内布展。”丰惠镇副镇长顾臻告诉记者,镇里将致力打造一座集院士学术经历展示、文化传承与科学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展馆。

据了解,钟院士将大量的实物资料都送回了故乡。整个布展分为几大区域,院士经历以及学术著作,获得的奖状、证书、照片,他培养的学生的著作、论文,还有各类战斗机模型,卫星空间站模型等。

“我们还收集到了近300位老科学家的传记书籍。”丰惠镇有关负责人说,展馆通过深入挖掘钟群鹏院士的成长历程、求学经历及科研成就,生动展现科学名士风采。对普通观众来说,以前遥远的科学家形象,不再只是一个姓名,会变得立体起来。可以从中了解科学家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学术事业的执着追求。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杜静静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