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东大运河陶堰段古纤道上,有两座石梁桥,相距约500米,一座桥面塌陷不平,存在倒塌隐患;一座仍保存完整。“虽然两座老桥没有名称,如今无人过往,但它们建造时间长、用材讲究,且位于大运河附近,需要重视和保护。”最近,不少人通过本报呼吁。
这两座老桥均位于陶堰街道亭山村境内。“我们小时候经常从这两座桥上经过,虽然桥没有名字,但大家根据它们的位置,分别称之为东沟桥和西沟桥。”近日,在当地村民周林海的带领下,记者前往现场进行走访。
东沟桥位于亭山村周家湾自然村背后的农田间,东西向,与丁家埭自然村隔河相望。记者看到,该桥是座单孔石桥,两侧桥台用条石叠砌,但西侧台阶移位或塌陷,造成桥台不平。桥台下的桥基上,也有部分石块明显移位。“因为没有人从桥上经过,近年来随着附近工程建设以及自然风化,这座桥缺乏保护,感觉快要倒塌了。”周林海说,“老桥充满儿时的回忆,承载着满满的乡愁,希望能尽快尽心修缮。”
在桥面上,有5块台板,其中3块是石材,两块是预制板。“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丁家埭村的小孩子去附近小学读书,都要从这座老桥上经过。因原有的桥面太窄,村民感觉不安全,后来增加了两块预制板,孩子们过桥踏实多了。”今年80岁的村民周才福说,虽然经常到田间干活,但因为如今东沟桥存在安全隐患,他总是绕道而行,以免发生意外。
向西约500米,在桃花源山庄小区东南面的西沟桥,同样是单孔石桥,两侧桥台用条石叠砌,但桥基和桥面等石板已被混凝土预制板取代。相比东沟桥,西沟桥保存完整。“前些年,因附近工厂搬迁新建小区,对东沟桥进行了维修。”周林海说。
绍兴市古桥学会副秘书长陈树尧说,他前不久实地踏访了这两座老桥,它们是浙东大运河陶堰段古纤道上的纤道桥,虽然目前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或文保点,也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中,但石桥建造时间不短,又属于浙东大运河文化的一部分,从桥梁技艺和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理应受到重视和保护。“现在已进入‘四普’期间,希望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切实对两座老桥予以保护。”
亭山村党总支书记金富强说,这两座老桥是村里的宝贝,因东沟桥存在倒塌险情,早些年他们向上级部门提出过维修计划,但因涉及可能的文物保护手续麻烦,最终未能如愿。西沟桥在周边区域建设过程中曾进行过维修,因此保存相对完整。“我们会继续向上级部门报告,希望引起重视,对这两座老桥进行有效保护。”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