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仙山秀水入画来

2024-08-27 09:04

来源:

人在陈溪走,宛若画中游。

511年前,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来到“仙山秀水”上虞陈溪,开展了3天2晚的“寻根之旅”,留下了“知乐知学,孰非乐非学也”的游学哲思。近年来,陈溪乡紧紧围绕“阳明游学基地”发展定位,深挖阳明文化内涵,先后建立了王阳明先祖居住地陈列馆、王阳明陈溪游学展陈馆,串联打造“1513阳明游学线路”,成立“阳明祖地”边界共同体,提升了阳明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以来,陈溪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深化践行“千万工程”,紧紧围绕上虞全面建设“青春之城”主战略,立足“仙山秀水 竹隐陈溪”发展定位,持续深化“甬绍一体化文旅先行地、竹隐陈溪全域旅游样板地、阳明游学研学基地”建设,一体推进“红色陈溪、阳明龙溪、休闲干溪”三大片区融合发展,全乡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菖蒲文化馆”正在蹿红。

这个位于陈溪乡太平山村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前身是三间农家两层楼房,经过嘉兴籍农创客沈喆“点房成金”,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

“菖蒲文化馆”空间不大,布局清晰。狭小的庭院,种满了品种不同、规格迥异的菖蒲;一楼房间里,陈列着200多件青瓷制作的菖蒲瓶;二楼是3个家庭套房……这里已成为交流菖蒲种植技术、品茗休闲的一方好去处。

50岁的沈喆,在房地产领域摸爬滚打数十年。从2020年起,他开始在丽水、绍兴等地农村转悠,希望找到一处休闲之地。

从空中俯瞰,太平山村像一幅八卦图,四面环山,中间龙溪蜿蜒穿过。这里是东汉末年于吉著道教经典著作《太平经》之地,也是明代重臣“林下一人”郑三俊隐居之地。太平山村村民金新华计划盖两层半农房,因资金短缺建成二层大平台后“搁浅”,竟成了沈喆打造“菖蒲文化馆”的首选。

双方很快签订租赁协议,租金每年2万元,租期20年。随后沈喆投资100多万元进行装修,今年4月对外开放。

“菖蒲文化馆”是陈溪乡招商引智谋发展的一个缩影。年初以来,陈溪乡主要领导带队,赴上海、杭州等城市开展招商引智活动,接洽天文研学等合作项目3个。完成“1513创客产业俱乐部”方案制订,摸排农创客13人,招引青创客4人,其中创客团队所负责的“菖蒲文化馆”等文旅新业态运营顺利。

为吸引更多文旅项目落户,陈溪乡实施要素保障腾空间。棋盘岩矿山开采工作已进入勘探阶段,作业便道政策处理同步推进中;洞口、徐林、虹桥、石笋山等4座小水电站引进国企重启运营。

重大项目增动能,攻坚提速“太平山—雪花谷”防火巡护道与农村公路共同建设项目,完成地质灾害防范区房屋征迁工作。“文旅研学营地”共同富裕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主体已结顶,配套及外场施工正在加快收尾。

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虞南山水胜景,陈溪为其精华。

5月18日至19日,伴着欢快的音乐节拍,“营在陈溪GOGOGO”主题露营节在竹隐陈溪景区拉开帷幕。这场保姆式、沉浸式、探索式的露营体验,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令参与市民和游客在山水间尽情狂欢。

与其他露营节不同,陈溪乡组织亲子家庭参与布艺扎染等“非遗”研学项目,还有植物喷画、流体熊及多肉微景观等手工创作,不仅富有趣味性,更能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达到“寓教于乐,寓研于游”的研学目的。

从简单的天幕、帐篷到“露营+景区”“露营+音乐”,从基础的烧烤、吃食到“露营+手作”“露营+研学”“露营+涂鸦”,从单纯的篝火晚会到“露营+烟花瀑布”“露营+点亮互动”……一顶顶帐篷,搭起了属于陈溪的“诗与远方”。

露营节交出了高分答卷。接待游客超万人次,线上关注超12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80万元。

为加快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陈溪乡摸排露营地块100多亩,引入石笋山露营烧烤基地重新招租,布局咖啡屋、露天影院等业态,迭代升级露营经济。

阳明文化是陈溪乡一张金名片,陈溪乡通过承办绍兴市王阳明研究会理事扩大会议,编制《阳明游学》内刊,升级区域旅游策略,推出结合“阳明游学文化”“黄精中草药文化”“浙东新四军红色文化”的“打卡”线路,串联三大片区。

雪花谷民宿被评为浙江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十佳民宿点”。“竹隐间”连环画馆和王阳明先祖居住地陈列馆成功创建浙江省乡村博物馆。

为了使文旅品牌破圈出彩,陈溪乡举办“小山村里过大年”传统年俗活动,举行“太平祥龙”舞龙表演,“太平祥龙”参加 2024曹娥江元宵龙灯节,获央视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陈溪乡还与浙江理工大学深化“艺创林下”党建联建机制,开展青春美育课堂、大学生实践课,建成以艺宿共享空间为主阵地的乡野青年人才集聚地。

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培育共富工坊,奏响“共富乐章”。

“滞销的笋干菜全部卖给‘明安富溪农汇’共富工坊,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了。”4月28日下午,看着排长队卖笋干菜的农户,陈溪乡陈溪村村民王伟中非常开心。

陈溪村是远近闻名的笋干菜专业村,每到春季,几乎家家户户晒笋干菜,这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今年雨季长,村民的笋干菜出现不同程度滞销,我共有55公斤多笋干菜堆放在家里卖不出去。”王伟中心里很是着急。

4月中旬,回老家探亲的在沪乡亲王国史听到家乡笋干菜滞销的消息后,毅然决定伸出援手。“我出来闯荡上海较早,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平台等资源,家乡有需要,我义不容辞。”王国史说。

在陈溪乡,王国史几乎家喻户晓。早在1995年,他北上上海,从事水电安装工作。如今,他已拥有上海明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明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而他给家乡捐款、捐物的义举,更是令无数村民赞叹不已。“2013年教师节,他在母校陈溪乡中心小学设立总额300万元的‘明安圆梦工程’奖教奖学基金;2016年6月,在陈溪乡设立总额150万元的‘明安环卫基金’……”陈溪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陈华灿说,王国史还多次捐款用于村文化礼堂等基础设施建设。

很快,王国史主动与陈溪乡党委书记陈立林取得联系,经过商议,在陈溪村村委一楼挂牌成立“明安富溪农汇”共富工坊,直销家乡农产品。

4月25日上午,“明安富溪农汇”共富工坊开秤收购笋干菜,陈溪村沸腾了。滞销笋干菜成了“爱心直销菜”,村民手拎肩扛,将一篮篮、一袋袋笋干送到共富工坊门口,收购价格按市场价,每公斤60元。截至4月28日傍晚,累计收购笋干菜6吨多。“原计划收购3天,收购5吨。”陈华灿说,附近的塔溪村等地村民要求扩大收购范围,便延迟了一天,收购量也增加了不少。

与此同时,陈溪乡还探索“林下经济”创新发展路径,太平山黄精共富工坊设施提升项目获“凤凰领航·共富同行”基金助力70万元,黄精基地提升项目成功立项,累计带动60余位村民就业增收90余万元。

陈溪乡还夯实基础建设,完成农民饮用水共富提质项目及高标准农田大额维修工程,设计规划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及乌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如期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珍坑—珍坑岙”“旧宅—浪撞”“大兴岔口—老宅”3处农村公路提升工程顺利施工,交通路网不断改善。

为扮靓“一域山水”,陈溪乡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为抓手,持续开展“碧水”1号专项行动,整改涉水问题27个。出台陈溪乡秸秆禁烧专项行动方案,组建秸秆禁烧专职灭火队,共扑灭火点80余个,对影响较为恶劣的立案查处3起。持续抓好风貌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季度考核成绩列全区第二,二季度考核成绩列全区第一,垃圾分类4月份考核成绩列全区第一。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