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更多的项目开出文旅之花

2024-08-26 08:21

来源:

上一周,浙东淡水鱼馆正式开放,五颜六色的淡水鱼惊艳了不少参观者。这是浙东运河在文旅思维主导下,从无到有“变”出的一个好项目。相信,只要思路打开,运河边上,这样的衍生项目会一个个冒出来。

从个案延伸开去,我们发现,一种现象正成为越城的独特风景:不管是农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领域,不少项目都不约而同有意识地做起了“文旅+”的文章。绍兴低空经济服务中心可以深度体验无人机场景应用操作,智祚农谷开出了农业科普、农耕体验等互动节目,抱龙山酒业则准备就黄酒成分检测开出互动游线。这些看似只是主业之外锦上添花的操作,已经吸引了不少流量,正让这些企业和品牌知名度越打越响。

在项目招引、谋划和建设中,我们经常听到农文旅融合、文商旅融合的字眼,但对工文旅融合却较少提及。涉及到的工业旅游,也多存在于传统制造业或旧厂区改造项目。或许在不少人看来,制造业就是生产产品,车间就是硬邦邦、冷冰冰的,与观光旅游不沾边,只要把产品品质做好就行了。这固然不错,但如果有一种形式,能更好地展示企业运作过程,更好地赋能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价值,又何乐而不为?在文旅思维下,不少企业和项目主体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新项目观。

事实上,不管是作为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还是作为购买服务的游客,当前的社会大众都正在成为一个极其重视体验的群体。这个群体既看重结果也看重过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大家能看到自己用的手机是怎样装配的,能看到平常服的药是怎样化学生成的,能看到每天吃的食品是怎么生产的,这一定是令人兴奋的。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在确保安全生产不受影响和商业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大众的这种需求点,创新开发沉浸式体验场景,不但是一种高明的宣传营销策略,也是一种持续增强产品与客户黏性的有效方式,是一笔小成本大收益的划算买卖。

越城区文旅资源得天独厚,越城人的文旅思维也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东街的农贸市场可以改造成山水画般的景区,皋埠的芯片生产基地可以开展研学游,这些都是文旅思维的成功先例。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包容性,具有无边界的特点,能够把生硬的机器工厂变得富有诗意,更有吸引力。越城一二三产项目众多,如果按照“一切皆可文旅”的思路来做项目,相信越来越多的项目会开出文旅之花,绽放更大魅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裴金红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