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年轻人的印象里,老年人的锻炼方式无非就是散个步爬个山、打打太极八段锦、跳广场舞等。事实上,在各个小区健身角、公园广场上,还隐藏着一群银发健身达人,他们有着柔韧的身姿、健硕的体格,步伐矫健,将健身玩出了花样。近日,记者走近这群民间高手,探访他们的“硬核”健身。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显眼包”①名人广场
瑜伽动作轻松到位
还能“一字马”“高踢腿”
健身动力:“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受访者:王耀勤 82岁
在绍兴名人广场,今年82岁的王耀勤身着练功服,手拎瑜伽垫,缓步穿过晨练的人群,在南池江边找到了一处平整的地面开始热身。随着身体渐渐舒展,他缓缓抬起一条腿,脚尖轻轻点地、绷紧,随后缓缓向上抬起,直至与地面形成近乎直角的姿势,靠在头侧。整个过程中,老人的表情平静而专注,额头上微微渗出汗珠,仿佛在与自己的身体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刚退休时,我发现社区里有一家瑜伽馆,觉得新奇,就跟着学了几个动作,结果发现压腿、掰腿、下腰这些动作我轻轻松松就能做到位,好多年轻人都不如我呢。”王耀勤笑着说,从那时起,自己便养成了每天早晚各拉筋一小时的习惯,到现在已有20多年了。也是得益于他小时候调皮练就了一身劈叉、翻跟斗的童子功,如今年纪大了,那些高难度的拉伸动作也不在话下。他说:“老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我的目标是活到100多岁!”
王耀勤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4点起床,先烧一壶开水,喝下一杯温开水,再出门锻炼,天气凉快时就坐公交车去府山上与民间高手们切磋交流,学些新动作;傍晚6点,吃好晚饭,又散步到名人广场再次拉筋。“久而久之,附近的人都知道我练功很厉害,还有人跟着我学,但像我这样一大把岁数还能把动作做到位的确实不多。”
说着,他又给记者展示起了几个动作。只见他两腿前后叉开,身体下压,轻松就劈出“一字马”造型,侧身摸向脚尖,甚至还有余力再向后掰起小腿;又双腿伸直并拢,双手向前伸展抱腿,将头靠在脚尖。在广场上或是跑步、或是打太极的晨练队伍中,这位身体柔软、姿态伸展的老人尤为显眼,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王耀勤的徒弟们很多是退休不久的老人,比他要年轻近20岁,但练起踢腿来,身体的稳定性比师父差不少,此刻跟在他身后认真学习着。“走路想稳,脚掌要实。”王耀勤站在队首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步履平稳,用力踢腿至头顶时,上半身也能纹丝不动,可见核心力量的强大。他向记者分享,有些老人走路不稳,是因为下肢肌肉不够结实,像他这样每天练习踢腿、单脚站立,对于改善这一点颇有效果。
王耀勤提醒,拉筋需要日积月累,如果太逞强或是动作做不到位很有可能会受伤。“在拉筋之前要先热身,比如散步、小跑;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温和,千万不可猛压或急压,用力不当,会造成伤害。最重要的还是坚持每天练习。”
“自从每天拉筋以来,我体能好了,生病的次数也少了,健身的好处真是不少。不过随着年岁增高,有些高难度的动作还是要量力而行。”王耀勤说,过去他还坚持晨跑,对于锻炼老年人心肺功能也很有好处,比拉筋简单些,也推荐给老年朋友们,“动心了,就练起来吧!”
“显眼包”②梅山江畔
单杠360度大回环
一口气能翻十三四个
健身动力:把不太好的身体锻炼好
受访者:周永宁 73岁
手握单杠360度大回环、轻松做起16次引体向上、揉肚踮脚500下……凭借着连年轻人也难以完成的高难度健身动作,今年73岁的周永宁成了梅山江畔每日晨练队伍中特别的风景。
基本上每天早晨5点,周永宁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后方的步道处,以此为起点,他要先绕江半圈快行到对岸的凉亭,拉伸、揉肚、踮脚,再在原地练声40分钟,感受体内声音的共鸣与回响;之后继续沿江畔快走,到达离起点百米外的健身场地,借助健身器材做引体向上、单杠大回环、旋转腰部等,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丝毫看不出疲惫;再次回到起点时,时间已经到了上午9点。4个小时的晨练过后,周永宁还要和同伴去唱越剧。晚饭后,再沿江散步、拉伸一次,日行超过两万步,一天的健身才算到位。
“对我来说,健身就像上班,每天都要按时‘打卡’,要专注、规律。”周永宁说,自己这样健身的目的很简单,纯粹是为了强身健体。年轻时的周永宁一心忙于事业,因为东奔西走的工作性质,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好,撞出过脑震荡、断过肋骨,还患有严重的胃病和糖尿病,后来又见证了岳母卧病在床多年的痛苦,退休后,周永宁决定开始健身。“为自己、为家人,我要活得健康一点、长寿一点。”他说。
那么,该如何健身呢?周永宁透露,自己的健身方法是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我会观察晨练的同龄人,比如有的人一直站在原地甩手、扭腰,我就过去问这有什么好处,学到了精髓再加以改进,为我所用。”周永宁说。
而那个让人连连惊叹的单杠绝技,周永宁最开始也只是先学其他老人挂单杠,身体悬空,等练到手臂有力了,才开始做引体向上。“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能从单杠上翻过去了。”周永宁说,他做单杠大回环时,身边总有不少男女老少围观,还有奶奶吓得大喊让他别做了,但其实他心里有一杆秤,“我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引人注目,我如果有把握能做好,就翻个十三四圈;觉得今天累了,就只做引体向上。”
也有不少人向周永宁请教单杠的玩法,但他从不随意指点。“我年轻时做过体力活,所以力气很大。但不经常运动、没练过肌肉的人,不建议立刻做我的这一套动作,运动是要循序渐进的,特别是老人,要以自己的实际身体状况为准。”周永宁也坦言,健身是一件辛苦并且枯燥的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身体健康,不要勉强。
“不过每天锻炼锻炼身体,确实更有精气神了,心态更年轻了,我的病痛也缓解了不少。希望以我为例,能激励大家全民健身起来!”周永宁笑着说。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见习记者 张伊力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