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何炅 不要觉得内向的性格就不好#这一词条出现在热搜话题上。
有网友晒出此前何炅一系列发言:如果你的性格是内向的,或者是孤独的,但是因为你工作的关系,需要你变成另外一个人,更加积极的,或者更加活泼的自己,不要伤感,也不要难过。也不要觉得自己很辛苦。
要为自己骄傲,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人,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外部环境,我们需要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或者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说明我们被需要,被需要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不少网友感叹不已,纷纷留言:“好喜欢何老师的谈话”“真的好爱何老师,不是追星的那种爱,而是一种由衷地敬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力量!我们都是生活里最棒的自己最勇敢的人”……
其实,很多人对内向存在误解:内向者的社交能力比外向者差,内向可以通过训练“矫正”为外向性格。
事实上,内向、外向是性格,社交是一种能力,二者间没有决定性关系。也有研究指出,内向者跟外向者从社交中得到的快乐不相上下。
一位“生涯规划师”曾经和我们聊起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 33 岁的女性希望解决自己内向性格带来的困扰。
她是一家知名外企的 hr主管,由于企业文化,定期搞 party,大家直呼其名、平行交流都是常事,甚至可以约上司吃饭谈人生。她作为主管有搞好关系,请教交流的社交需求,同时,她认为内向性格影响了工作,比如视频会议中,她无法像同事一样从容应对,积极发表观点,这让她压力很大。
这也是很多内向者在职场生涯中的普遍焦虑。初迁领导岗位时,自己不再是一颗螺丝钉,无法单纯听指令执行任务。还要拥有自己的团队,互动社交,经营人脉。人们自然会对这样的转变产生焦虑。
如果你也是性格内向的职场人,不妨也试试下面这些办法:
1在工作时,观察内向与外向的不同表现,找到内向的优势。
那位主管经过观察后发现:作为hr主管,性格沉稳、观察力敏锐的内向性格成了加分项。大家很愿意向她倾吐烦恼、调解矛盾,对各部门情况也有深入了解。这让她发现,内向者并不比外向者表现差。
2对于约饭、开会,一个比较简单的技巧是:改变专注点。不要过度关注内向性格的劣势。而去专注自己可以从社交中学到什么,态度也会比较自然,并对谈话充满好奇、缓解焦虑。
3专注学习,截取对自己有帮助的咨询,并有技巧的表示感谢。比如可以告诉对方,自己从这场谈话中学到了什么,对方的哪句话给予了帮助,将焦点从主观感受转移到对方的具体动作。这会让沟通更真诚、顺畅。
4注意自己的“社交电量”。社交消耗好比电池电量,内向与外向的区别不过是对能量的掌控。你可以总结自己在“能量耗尽”前的一些感受和反应,为自己确定“电量”,避免过度社交带来的消耗与负面情绪。
(越牛新闻综合新世相、新浪微博)
作者: 编辑: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