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河上为何种满“苗苗”? 这么热的天能活吗?

2024-08-23 17:24

来源:

江面上的“生态浮床”。

  近日,在越城区平江路和延安东路交叉口的直宫江河道里铺满了许多塑料浮板,上面种了不少植物苗。“这是啥苗啊?这么热的天种下去,会不会活不了?”路过的市民议论纷纷。

  8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直宫江边的大桥上,看到河道上整齐排列着一块块绿色塑料浮板,每个板上有上百棵小苗,青青黄黄,如水稻茬般大小,有些状态并不是很好,已经枯萎。这时,记者遇到了河上打捞垃圾的老伯。老伯表示,这些植物种满了整条河,好像是用于河道治理的。

  记者联系了越城区治水办。治水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塑料板是有洞口的“生态浮床”,上面种的是一种叫鸢尾的植物,秋季开花,兼具美观与清洁功能,根部能够吸收水里的有机物,净化水质。

  种植鸢尾是今年直宫江水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的其中一项。据悉,直宫江前期存在水质污浊现象,今年夏季以来,由于高温等原因,河里蓝藻暴发,水质受到影响。

  “这些鸢尾从7月中旬开始陆续种到现在了。前段时间天气热,的确晒死了不少,我们也在及时处理,把枯死的更换掉,留下来的更能适应河道环境,生命力强。”实施该项目的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陶良吉向记者介绍,这段河道长约3公里,目前共投入了14400个塑料浮板。不止鸢尾,水底还种植了苦草等植物,对氮、磷等污染物具有高效的吸收作用。除了“生态浮床”,直宫江的水生态修复工程还运用底泥修复、高效曝气系统等多重技术,以提高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实现水质持续达标。

  记者了解到,用植物来进行水生态修复是一项治水的好办法,越城区多年来打造了“水下森林”“水上花圃”式的净水型水生态系统,到如今,蜻蜓池、梅龙湖、迪荡湖、环山河、墨池等水生态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植物净化大军”功不可没。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