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张梦霞 文/摄
昨天上午,越城区鹿池路东侧一处300多米长的路段上,施工的机器声正在围挡内隆隆作响。高温下,来自城市环境公司的唐光明身穿橙色工装、头戴草帽、手持铁锹,与机器一同缓缓向前,在道路上进行沥青摊铺作业。该路段此前遭遇破损,无法通行。然而,仅过了大半个上午,原本残破不堪的路面已经有三分之二被修复得平坦光滑。
高达180度的沥青,从机器的一端洒落到路面,瞬间升腾起滚滚烟气。当记者稍凑近些看,沥青挥发出的刺鼻气体一下冲入鼻腔,令人晕头转向,记者被呛得连咳了好几声。唐光明却淡定地挥着铁锹,铲起碾筒死角处的沥青,将其修整压实。在高温天气与炙热沥青的双重夹击下,他的脸庞、袖口与裤脚上,汗渍与油渍交织成一片。
“今天先铺一层颗粒粗的沥青,等过个两三天,沥青的底部结实了,上面刨去一小层,再加铺一层细颗粒沥青,才算完成。”一阵忙碌后,唐光明细心检查了一番施工效果。铺平后的沥青表面还带着油滴,在阳光下微微闪烁,就像一件凝结着汗水的艺术品。唐光明告诉记者,沥青都是当天去沥海的沥青拌和厂装运来的,因路途较远,自己不到凌晨五点就要出发,开着保温车去,回来再把沥青装进摊铺机。
“高温天是沥青摊铺的最佳时机,铺上去后,油脂更容易压出来,最终路面成型的质量也会更好。所以干我们筑路这行的,天气越热,就越要往外跑,大面积的筑路工程也做得越多。”唐光明笑着说,头顶骄阳、脚踩热浪,才是他坚定不移的使命。
“我还是新手时,沥青洒下来,几个颗粒溅到脸上、手上,就会被烫到。但很多问题,等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就懂得如何巧妙避免了。再早个10年,没引进摊铺机时,大家都是一铲一铲把沥青运送到路中央的。比起那时候,现在已经轻松多了。”唐光明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铁锹继续干活。
城市环境公司工作人员在摊铺沥青。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