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处暑已至,
虽然已经进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但暑热尚未退去。
月底前,天气上演“变变变”,
气温也有了“情绪波动”!
今天起副热带高压又要控制浙江
高温又杀回来了
今天早上0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8月23日白天,四川盆地、重庆、湖北、湖南、浙江大部、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大部、江西中北部、福建西北部、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海南岛西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东部、甘肃河西、内蒙古西部、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四川盆地东部、重庆、陕西南部、湖北大部、湖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
今天起晴热高温天气又将持续,其中今明两天最高气温38~39℃,今天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请注意防范局地强雷电、短时暴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出门记得带伞,以备不时之需。同时需要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好在,26-28日天气又迎来转折,因副高断裂,浙江位于两高之间,受偏东气流影响云系增多,沿海受海上弱低压环流影响,多阵雨或雷雨,气温再次下滑。总而言之,中期时段高温暂时不会缓解,但雨水出场的机会增多,对于气温的缓和上起到一定作用。
【48小时天气预报】绍兴市气象台2024年8月23日6:00发布:
今天晴到少云,午后局部有雷阵雨,明天晴到多云。
偏南风2~3级
今天最高气温:36~38℃,比昨天偏高3℃左右。
明天最低气温:28~29℃,比今天偏高1℃左右。
后天晴转雷阵雨,28~37℃。
处暑后正值凉热交替时,
有哪些事情要格外注意?
一起来get养生要点↓
1.不要睡太少
处暑时节,自然界的阳气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容易让人因气虚而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等情况,应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
2.肚子别受凉
肚脐部位的表皮较薄,寒气容易穿透、弥散,初秋昼夜温差开始变大,建议夜寝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3.不要总关窗
初秋气温已经转凉,应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尽量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别乱贴秋膘
进入初秋,食欲逐渐好转,贴秋膘可以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但是处暑节气,人的胃肠功能较弱,食用太多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5.别运动过量
初秋后天气转凉,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但过量运动会消耗阳气,尤其是剧烈运动可能伤身。
处暑时节,饮食上要注意滋阴和祛暑并重。
①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蜂蜜、银耳、百合、芝麻、牛奶、鸭肉、莲藕、荸荠、甘蔗等
②适当增加酸涩之性的水果:如雪梨、石榴、柚子、柠檬等防止秋燥伤肺
③不宜贪食瓜果,不宜多吃冷饮:俗话说“秋瓜坏肚”,处暑后,要控制西瓜、香瓜、菜瓜等瓜果的摄入以免引发胃肠道疾病
处暑时节“秋冻”要有度
要确保不因受寒而伤身
当添衣时不添衣,导致着凉生病
就违背“秋冻”的原意了
“秋冻”还应因人而异
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支气管炎等患者
以及身体虚弱的人不宜“秋冻”
早晚注意及时添衣
(越牛新闻综合)
作者: 编辑: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