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你家孩子入“坑”没?

2024-08-22 09:51

来源:

小卡牌有大魔力。眼下,不少学生族热衷于“集卡”,小小一张卡牌,俨然成为他们的社交“流量密码”。而要想抽取到心仪的卡牌,则需要孩子们不停买买买。这让家长们疑惑不解的同时也表现出担心:小小的游戏卡片,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

孩子迷上“集卡”,动辄“一掷千金”

说起游戏卡牌,柯桥家长赵先生和妻子很是烦心,他们即将上小学五年级的大女儿迷上了“集卡”,总是忍不住想花钱买卡。“每次去逛超市、文具店,只要见到‘小马宝莉卡’,就走不动路了,喊我们要买。”赵先生很无奈地说,有时候为了不让孩子“集卡”,他们甚至会在逛街时特意绕过卖卡区。“前几天逛了新开的一家零食超市,没想到连零食店都在卖卡牌了。”

赵先生女儿所搜集的正是眼下在学生族中十分风靡的卡牌。据了解,卡牌又称集换式卡牌,近年来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这些卡牌主题包括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奥特曼、植物大战僵尸等热门IP。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卡牌以盲盒形式,每包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包含5-8张卡牌,一包卡牌中有普通卡和稀有卡。“小朋友主要是为了抽到卡牌中的稀有卡。”一家文具店店主表示。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自家孩子为了“集卡”,所花费用超过了上千元。前几天,潘先生在整理儿子房间时,意外翻出了许多奥特曼卡牌。“真是不理不知道,两个孩子竟然买了这么多,这简直是一笔‘巨款’。”潘先生称,目前,自家孩子最新迷上了升级版“集卡”——一种在商场游戏城里的游戏机。玩家需要通过游戏,才能赢得相应的宝可梦卡牌。

不仅是在线下,“集卡”在线上也很火。记者搜索发现,在某购物平台,一家销售正版卡牌的店铺内,卡游小马宝莉卡片已销售30万单,24小时内有800余人购买。而在一些直播购物平台内,主播一气呵成的拆包、展示卡片,熟练地推销着各类品牌卡牌盲盒。

为什么“集卡”变得“欲罢不能”

学生族为什么这么喜爱“集卡”?采访中,一名在上小学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在学校里,很多女生都“入坑”搜集“小马宝莉卡”,她们会一起分享、交流拆包的乐趣,也会因为抽到稀有卡而自豪不已。

而另一位男同学说,自己身边不少同学都在搜集奥特曼卡牌,这让他们有了很多共同爱好。“有时候我还会和同学交换卡牌,这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可见,卡牌的社交“硬通货”属性,让孩子们对“集卡”上头。“孩子会觉得如果不玩‘集卡’,自己可能会融不进集体。还有些孩子抽中稀有卡,会有一种‘人无我有’的优越感,觉得能让很多其他同学羡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夏宓说。

夏宓还特别指出,“集卡”的盲盒属性,更是让孩子们沉迷其中的一大原因。据了解,鉴于盲盒的属性,有时候孩子们为了集齐款式或者获得自己想要的某种款式,需要不停购买。“在买卡拆包之前不知道会抽出什么样的卡,偶尔获得一次心仪卡牌的体验会让人难以忘怀。”

采访中,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卡牌不断推陈出新,导致孩子们忍不住买买买。比如小马宝莉卡牌,涵盖了卡片、亚克力立牌、徽章、镭射票根卡等多个类型和造型,商家还会根据季节推出限定卡;在男孩间风靡的宇宙英雄奥特曼系列卡牌等级达23种,且每一等级都有不同的稀有卡。这也意味着孩子们想要集齐各种卡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停复购。“就像一个‘无底洞’。”一位学生家长这样形容道。

加强市场规范,引导理性消费

成年人对类似盲盒尚且缺乏理智,更何况缺乏判断力、辨别力和成熟消费观的未成年人。

记者注意到,根据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然而现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在一家零食超市内,结账柜台边醒目地放置着各类卡牌。记者注意到,尽管一些卡牌上印有“本商品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出售”的标语,但孩子在家长陪同下购买时,售货员并没有询问未成年人的年龄就将商品售出。在各大网络直播间,尽管一些公屏上打着“未成年禁止下单”字样,但实际销售中,只需点击购物车就能下单。

“希望相关法律法规能进一步完善,厘清包括盲盒、‘集卡’的法律边界,推动行业产业规范发展。”业内人士呼吁,希望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引导卡牌生产者、经营者诚信经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面对让孩子烧钱又日渐沉迷的“集卡”,作为第一监护人的父母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相关人士认为,基于对孩子的理解,家长不可一刀切式禁止孩子“集卡”,而是应该通过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并通过共同协商,制定出一套平衡好学习、生活和社交等各方面关系的规则,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性,让他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不迷失自我。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