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沉醉绍兴:衣冠鲤鱼桥

2024-08-21 15:55

来源:

“鲤鱼跳龙门”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只要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化成龙,同时也比喻一个人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让人们将希望寄托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绍兴有一座宋代石桥,它历经风雨,见证了一代代读书人的酸甜苦辣。“走桥不忘造桥人”,从这座桥上走过的千干万万考生中,有谁还记得那个造桥人呢?

宋代时,绍兴城内的水澄巷里有一座贡院,这座贡院的前面有一条小河,叫西小河。可是这条河上却没有桥,每年到了乡试的时候,来自各个地方的考生都要带着自己的仆人一起赶考。仆人挑着沉沉的书担,考生也只能绕远路而行。有的考生还因此耽误了时间,错过了考试。

那时,有一个富裕的商人住在水澄巷西面的城郊接合部。商人有两个嗜好:一是信佛教,二是爱看戏。当时城里的大善寺门前北侧有一家戏馆,因此商人常常到大善寺烧香拜佛,并约上自己的好友去戏馆看戏。

一天,商人约好朋友一起去看戏,可是必须在西小河绕远路,所以在路上耽误了时间。到了戏馆,朋友十分生气,对商人说:“你五次约我看戏,四次迟到。这样的话,你下次不要约我了!你那么有钱,为何不建座桥,省得耽误你看戏,也造福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

隔天早上,商人觉得朋友的话很有道理,便在西小河的河边散步,想着怎么筹备建桥的人手,忽然喧闹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那里发生了什么事呢?”商人向着拥挤的人群走去。原来,是衙门里的衙役过来贴了一张告示:由于西小河的交通极不便利,历年都有考生错过考试,影响了朝廷选拔人才。衙门准备在西小河上建一座桥,赶在明年的乡试前完成,所以向乡民募捐。

老百姓都叫苦连天地喊“没钱”,摇头走开……

商人到衙门说明他愿意捐钱建桥,并会全心全力地监工,赶在明年乡试之前完工。不久,商人就找来了当地所有手艺高超的造桥工匠,商人一边和工匠们搞设计、绘图纸、订方案,一边派专人购买石材,搬运建桥的其他材料。

在商人亲自监督下,造桥工程进行得热火朝天。可是奇怪的事发生了:每次白天建好的桥墩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总会塌了。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为这事,商人茶饭不思,就连夜里都不能好好睡觉,生怕这件事影响了造桥的进度。

商人将人手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到石料厂采买石材,顺便打听同一石料厂的石头在别的地方造桥有没有问题;另一队日夜守在河边,观察桥的状况。当天晚上,一名工匠在仔细观察桥墩基石时,竟意外发现一大群鲤鱼正在用嘴啄啃着柘墩的基石和周围的烂泥,紧接着桥墩就慢慢地坍塌了。

原因找到了,应该怎么解决呢?其中一个有资历的老工匠说:“既然是鲤鱼在作怪,那么我们就做一个大鲤鱼把它们镇住。”商人说:“事到如今,那就试一试吧,你们继续准备建桥的事情,我这就去找铜匠订制一条大鲤鱼。”

……

没几天,商人订制的铜鲤鱼就被运到了施工现场,工匠们便七手八脚地在河底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将铜鲤鱼埋了进去。当他们把铜鲤鱼埋下去的时候,河泥里突然出现了一大堆五彩斑斓的鲤鱼,它们围着铜鲤鱼转了几圈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家看到这样的场景后瞠目结舌。说来也怪,自从埋下铜鲤鱼之后,重新建的桥墩就没有再出现坍塌的情况,并且非常坚固。

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之后,施工进度大大加快,这座桥终于在第二年乡试之前竣工。

此桥不仅东西桥脚的引桥很长,而且南北两边的桥栏石及其间的石柱上还雕刻着鱼鳞状的花纹。

为了纪念这座桥施工中出现的“鲤鱼事件”,并为了祝贡院的考生都能“鲤鱼跳龙门”,商人便把这座桥取名为“鲤鱼桥”。

商人建了这座桥后,这座贡院里上榜的考生比之前多了很多。许多家里有考生的人因此会慕名提前来这里祭拜,更有甚者,会带着孕妇来走一走鲤鱼桥,希望孩子长大后,高中状元。

漫长的岁月中,鲤鱼桥承载了无数“三更灯火五更鸡”早起读书人的脚步;听见了无数考生“五经勤向窗前读"的琅琅书声;看见了无数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生窗前的点点烛光。

作者: 编辑:余晓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