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用镜头 探索古城新韵 ——记绍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阳阳

2024-08-21 10:20

来源:

日前,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公布浙江省第二十届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品名单,绍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阳阳的作品《江南二维新记》(组照)获艺术类银质珍藏奖。浙江省摄影艺术展览是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全省性摄影展览,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发掘了一大批摄影人才,全面展现了浙江当代摄影事业的整体面貌和发展成就。

二维视角看江南

“这是我第一次在省摄影艺术展中入围,《江南二维新记》这组代表绍兴的摄影作品能得到评委的赞同与欣赏,是对我们绍兴的历史文化、越地精神的一种认同。”谈及获奖后的感受,王阳阳如是说。

《江南二维新记》创作于2023年冬春相交之际,取材于绍兴的西小路、仓桥直街一带。那时,冬季的肃穆与春天的生机在绍兴古城里同时显现,王阳阳带着一台装着黑白过期胶片的相机,游走在青石小巷、青砖黛瓦间,利用氧化后过期胶片产生的斑驳与肌理感,来描述时间的流逝、空间的流转,拍摄下了一处处独特又蕴含深意的景象。

“取名为《江南二维新记》,是想要跳出世人对于绍兴固有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单一印象,为这片土地赋予一种更深邃且多维的特性。我所追求的,是一个蕴含多重时空交织、历史人文精神丰沛的绍兴,它具备怀古功能更兼具当代性,可以有多个维度的解读。”王阳阳说。

潜心研究摄影史

新闻摄影师是时代的观察者、发展的记录者,他们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捕捉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瞬间。2013年,王阳阳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初入行时,摄影对王阳阳来说只是记录新闻事件、传递信息的工具。然而,随着一次次按下快门,王阳阳逐渐感受到了新闻摄影独有的魅力。镜头下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那些平凡生活中的瞬间,在光影的交织下变得生动而富有意义。这种通过视觉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她深深着迷。

2018年,王阳阳花了半年时间研究日本摄影,撰写了1万余字的长文《为什么,是日本摄影》,在《人民摄影报》分3期连载3个版面刊出,此文对日本摄影的发展脉络、特质进行了梳理,以及对中国摄影的启示等几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展示。

“这篇文章的撰写给我开拓了一条理解摄影的全新思路,我发现自己更有兴趣去做一名观察者和研究者,做一名照片背后的文字工作者。”自那以后,王阳阳便开始潜心研究摄影史:她想找出相机诞生后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织产生的“化学反应”;她想探索人们通过摄影怎样改写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想知道人们通过摄影作了哪些探索,为艺术史的发展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于是,她如饥似渴般阅读了大量不同版本的艺术摄影史和摄影专著,同时结合她自己对摄影的理解,陆续撰写了《世界摄影前浪史》《向埃里克·索斯学习如何成为一名隐士》等文章。

“每一篇文章的撰写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研究的契机,通过写作的方式,我厘清了摄影发展的脉络,对摄影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王阳阳说。

定格古城佳气质

古城绍兴的文化与气质深深地影响着王阳阳的创作。中学转学时,王阳阳才来到绍兴,所以对于绍兴的历史与文化她总以两种视角来审视,一种是本地人的视角,一种是异乡人的视角。“这种双重的观察视角会带来既新鲜又熟悉的矛盾感,每个人对影像的理解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视角与情绪,而我,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审视和体验绍兴的每一处风景与故事。”在王阳阳眼中,绍兴既有古老的文明也有现代的精神,与时俱进就是古城的灵魂。

在王阳阳有关绍兴的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当江南遇见摇滚》和《我的河长我的河》。前者展现的是2016年的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音乐狂欢——迷笛音乐节。这是一次精彩的文化碰撞,王阳阳观察到了当时年轻人心中对音乐艺术与流行文化的迷恋与渴望,她的镜头成了这场音乐盛宴最忠实的见证者。后者则是2017年,在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王阳阳花了半年时间采访并走遍了越城区的各个镇街,精心挑选了20条具有代表性的河道,以及与之相伴的20位河长的影像,汇聚成一篇名为《我的河长我的河》的图片报道。2018年1月,《浙江画报》以特别报道的形式,刊发了这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了绍兴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基层的坚韧与力量。

“未来,我还会深入地创作下去,继续寻找符合我内心定义的江南形象,增添不同的结构和元素来丰富自己对越文化的理解。”王阳阳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茹晨鸿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