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进沥海街道钠创新能源年产4万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一期项目现场,见到多幢厂房拔地而起。作为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0.7亿元,分为2期建设,不久前刚完成5个单体的竣工验收。
今年以来,沥海街道扎实开展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区域内企业培育力度,工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1至7月,沥海街道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0.38亿元,同比增长19.8%,完成规上工业平台增加值36.33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均排名滨海新区第一。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目前,沥海街道共有27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达172亿元。为推动落地项目早开工、动工项目早建成、竣工项目早投产,沥海街道对重点项目落实“一项目一企业一对策”措施,从项目引进、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直至竣工投产,搞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项目准时入库。
8月15日,浙江摩路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3万吨高性能润滑材料”建设项目正式开工,计划建设2幢厂房、1幢研发楼、1个总仓库等共8个单体。“项目自今年2月拿地到如今开工仅用了半年。”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沥海街道紧盯做地、交地、履约监管协议签订,同时常态化开展对接联系,走访了解企业的建设和投产计划。此前,项目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沥海街道帮忙对接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局等,仅仅6个工作日便办理完毕。
“拿地即开工”,像摩路新材这样的案例在沥海街道不是少数。如今年1月拿地的浙江众鑫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2幢厂房和1幢综合楼,不到3个月就实现了开工。毓昌生物绍兴滨海新区生物药(重组蛋白药物和人用疫苗)产业化基地,去年年底拿地,今年3月实现开工,目前项目进展迅速,质检车间3层结构已完成,生产厂房屋面结构也已完工,其余几个单体也在有条不紊进行桩基施工、框架结构施工等。
项目为先,创新为基。当前,沥海街道在建项目中,不少是企业新建的研发中心、新厂房、新产品生产线等,这充分彰显了沥海街道工业经济发展蕴含的蓬勃创新力。“除推进项目建设外,我们还着力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沥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发展路径,深入挖掘企业研发中心、数字化车间等创新平台的培植潜力,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相继涌现。目前,沥海街道已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9家、专精特新企业31家、“小巨人”企业3家。
“继续锚定目标,鼓足干劲,狠抓项目建设,提升招商实效,高效服务企业,努力奋战‘下半程’,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沥海力量。”沥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张诗纯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