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山西忻州市、朔州市多家医院因涉嫌伪造医学文书、过度诊疗、欺诈骗保等严重违法行为,被国家医保局联合山西省医保局依法查处。这一行动彰显了国家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坚决态度,也向社会传递了严厉打击骗保行为的强烈信号。
医保基金作为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然而一直以来,总有一些不法医疗机构和个人伸出贪婪之手,通过多种非法手段骗取医保基金,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
在此次被查处的医院中,各种骗保手段层出不穷:伪造CT、X线摄影报告及超声报告,本院职工虚假住院,甚至存在无资质人员开展诊疗服务并伪造医生签名的情况……可谓手法套路升级迭代,令人触目惊心。
面对如此严重的骗保行为,国家医保局联合山西省医保局迅速行动、重拳出击,通过运用大数据模型对医保基金使用数据进行全面筛查,成功锁定了这些涉嫌骗保的医院,并联合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处理。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入驻这五家医院,开展立案侦查,并对涉案人员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卫生健康部门也对涉事医院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这一系列“亮剑”行动有力打击了骗保行为。
如果医保的巨额资金没能用在刀刃上,显然有悖于医保制度建立的初衷,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因此,必须划定零容忍的“红线”,绝不能让百姓的救命钱变成某些人分而食之的“唐僧肉”。这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骗保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望而却步。同时要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力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实现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的全程监控和实时预警。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也应该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在医疗服务竞争中守住本心,不被歪门邪术带偏了路。
总之,共同守护好百姓的“救命钱”,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国家医保局此次重拳出击查处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不妨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最大限度预防、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内容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