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水塔是否引发“失衡”?
科考发现,过去15年,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生态系统呈现整体趋好态势,但因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也为我们带来一些隐忧。科考模型预估表明,亚洲水塔21世纪将进入超暖湿阶段;21世纪末,部分地区冰川物质损失超过一半……
“随着全球变暖、冰川消融,亚洲水塔变得更暖更湿更暗,引发失衡。”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邬光剑说,“在青藏高原,一些海拔较低的小型冰川正在消失,这与欧洲等世界其他地区的趋势是一致的。”变暗的主要特征是冰川、积雪面积减小和植被变绿共同导致的地表反照率减小。变暗将引起地球系统过程重大变化,引发亚洲季风环流调整,增加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
亚洲水塔失衡,如同冰川对储水量也有收支平衡,“收入”来自降水等积累过程,“支出”来自融化、渗透、蒸腾等消耗过程。如果“收入”赶不上“支出”,冰川就会出现负增长。
河流径流整体增加,亚洲水塔供水能力增强……科考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亚洲水塔未来水量趋于增加,但下游水资源未来要强化构建冰崩、冰湖溃决等灾害科学预警体系。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