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蓝天下,白鹭轻盈地在田头舞动,为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皋埠小学教育集团四(4)班阳光小队的同学们满怀期待,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目的地便是那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东湖农场。
东湖农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又散发着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始建于1951年的她,在那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年代,就以其卓越的表现闪耀着科学与创新的光芒。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亲临视察,这片土地从此承载了高度的关注与殷切的期望。
同学们踏入东湖农场精神传承馆,仿佛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馆内,当年育种用的显微镜、扁担、蓑衣、插秧机、斗笠,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农场的老照片、媒体报道原件等,一一呈现在眼前。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为农业发展默默奉献的先辈们展开了一场无声的对话,从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中汲取着前行的力量。
上世纪50年代,东湖农场从改良土壤起步,逐步革新栽培制度。以胡香泉为代表的第一批农业科技者,立足绍兴实际,成功探索实践出“三熟制”种植法,使得粮食产量稳步上升,东湖农场也因此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农场。1958年12月,绍兴县东湖农场被国务院评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此后的几十年间,农场持续为全国各地输送优质稻麦良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在互动体验区,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观看了水稻从育种、插秧、种植到收割的整个流程,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农业的奇妙之旅。
如今的东湖农场,积极打造智慧农场,不断开拓创新。同学们走进浙江省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的水稻种植区,亲眼目睹农业科技的神奇应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犹如灵动的脉络,精准地为农作物输送着生命之水;精准灌溉与精准施肥双管齐下,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茁壮成长。展望未来,太空育种、无土栽培技术等更是让人充满期待,科技对农业的影响正日益凸显。
这次研学之旅,无疑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同学们在探索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更深刻地领悟到了科技兴农的强大力量,明白了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农业事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勇攀知识高峰,为实现科技兴农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他们的科技篇章。
指导老师:李建英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孟周霞 编辑:王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