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循足迹·悟真理·促践行

2024-08-19 12:19

来源:

绍兴一中24级高一(13)班开展浙东运河博物馆研学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了解浙东运河文化,日前,绍兴一中24级高一(13)班的同学们来到浙东运河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

浙东运河始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修建的山阴故水道,西起杭州西兴古镇,流经绍兴,东至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全长239公里。其中绍兴段全长100多公里,是浙东运河的核心区和主体。一进博物馆,气势恢宏的《浙东地区山水大势图》和《浙东运河水利形胜图》浮雕,让人身临其境,非常震撼。浙东运河“静静流淌”在长卷中央,两岸立体雕刻着运河周边重要的地标建筑,展现了浙东运河的千年风采。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鱼米水乡溯河源”“千古名河济天下”“越风河韵铸人文”“因河筑梦兴浙东”四个展厅。好似通过时光隧道,同学们来到了运河诞生之时。蓑衣、青铜鱼钩、青铜镰与青铜锄以及越窑青瓷、黄酒、丝绸等展品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这是先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一处立体沙盘自南而北呈现山地、平原、滨海三级台阶式地形特征,不同年代的重点水利工程设施点缀在山川河脉间。通过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大运河曾给周边百姓带来洪涝灾害,经过大禹、马臻等人的不懈努力,大运河终是造福了百姓。同学们不禁被治水人身上不畏艰难、敢于开拓、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浙东运河是绍兴人民的“母亲河”。通过众多展陈文物,同学们仿佛看见,在运河沿岸,人们居于白墙黛瓦之下,身着彩绸秀锦,醉饮醇厚黄酒,手捧越窑青瓷。这是浙东运河带来的瑰宝。浙东运河见证了古越文化的诞生、发展和传承,如同一幅写意的画卷徐徐展开,同学们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通过此次活动,高一(13)班的同学们领悟到了2500多年来浙东运河工程体系及水运的演变,了解了浙东运河的历史地位、技术与文化遗产价值,完美践行了此次活动的主题——“循足迹·悟真理·促践行”。

绍兴一中24级高一(13)班 俞子晗

指导老师彭爱波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谢媛 编辑:黄晨珂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