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实习生都很不错,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出色,我们都希望他们多实习一段时间。”昨天,越城区东浦街道团委书记金鹏超对记者说。
今年暑假,共青团越城区委开展了“家燕归巢”暑期实践活动,通过审核的大学生分到各个机关单位实习,其中东浦街道共设7个实习生岗位。金鹏超表示,大学生的参与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街道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
今年是团区委开展“家燕归巢”行动的第9个年头。参加了2020年“家燕归巢”项目的施佳璐2022年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深耕文化创意行业,创办绍兴市点线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之前实习的时候我在团区委接触了文化创意类的工作,毕业之后我想回到家乡在这方面贡献力量。”施佳璐说。
此外,她还是团区委兼职团干部,担任新媒体负责人。她还曾走进本地高校开展现场巡讲,鼓励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在志愿服务中探寻人生价值。施佳璐认为,过去的实习经历和现在的兼职工作都让自己收获满满,不光结交了很多朋友,也从身边优秀的人当中学到不少经验。
“参加‘家燕归巢’项目的实习生,有七成回到了绍兴工作。”团区委副书记陈嘉怡介绍。团区委与越城内外高校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累计摸排6000余名越城籍在外大学生,以招才引智“人才专列”为契机,建立在外大学生人才库,纳入属地团委常态化联系名单。通过电话回访、搭群建设与“家燕”们保持常态化联系,组织寒暑假“爱家乡”“助双减”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团区委还构建了名校赋能“外引内培”模式。重点对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资源,打造“名校学子访越城”特色品牌,承接9批次、200余名省内外高校大学生来越实践,强化“引才”优势,汇聚青年创新活力。
此外,近年来团区委还打造了越青系列青年工作品牌,建立越城区青年科技人才数据库,吸引更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入青联、青企协等组织,在社区、文创园、科创园等青年人才集聚区建立青年联络站、青年之家、小哥驿站等实体平台67家。同时,全市首家实体化青年人才服务驿站入驻鉴水科技城,推出“越青创”“越青贷”“越青帮”等针对青年人才项目孵化指导、就业创业服务的“越青”系列项目,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优质服务。
“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之后,更重要的是发挥他们的才能,打造高质量的青年人才队伍。”陈嘉怡说。为此,团区委组建古城青年创客联盟、创客服务中心,吸纳227名古城青年创客加入联盟,出台古城青创导师帮带、“专属奖励政策”等方式,加强对古城青年创业的引导、扶持。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探索新的消费模式,古城旅游青春味十足,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打卡,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区40周岁以下青年企业家主导或参与管理亿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196家。这不仅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了青年力量。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