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暑假,村里忙着 “花式带娃”

2024-08-17 09:13

来源:

村娃学堂,从城里请来专业老师给孩子授课;公益夏令营,村干部连续5天边上班边“带娃”;爱心书法课,持续一个月教孩子们练字……中小学暑期托管班结束后,越城区不少村党群服务中心热闹起来,村干部亲自参与或请来“外援”,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村娃的暑期生活。

77岁老人打滴滴下乡,教孩子书法

上周五一早,77岁的周平楠从城南街道温馨花园小区打滴滴赶往东湖街道后堡村,给村里的孩子们上书法课。周平楠是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写了一辈子的书法,尤其擅长楷书,“当天有15个孩子来上课,都没有书法基础,我从坐姿、握笔开始教起,再到一撇一捺,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很高。”周平楠说。

上完课,因一时打不到滴滴,村干部准备开车送周平楠回家,但被婉拒,他选择了乘坐公交车。“我到乡下教孩子写字,不能麻烦村干部。”周平楠说,接下来的每周五上午,他都会下乡教孩子们练字。

周平楠教孩子书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村娃学堂是后堡村和文化特派员何青联手开展的暑期公益培训。何青是绍兴市文化馆原副馆长,今年7月,作为区级文化特派员入驻后堡村。“村娃学堂启动后,我特意请来书法家周平楠、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迎仙等朋友,每周定期开办书法和剪纸等课堂,后续还会不断丰富课堂内容。暑期结束后,村娃学堂上课时间会调整,努力把这些课程延续下去,让村娃们学会一技之长。”何青说。

后堡村村民徐女士说,她女儿马上要读六年级,因夫妻俩白天要上班,无法接送女儿上兴趣班,女儿只能独自在家做作业。村娃学堂开办后,女儿可以走出家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村娃学堂解决了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烦恼,并通过城里专业老师的送文化、种文化和育文化,培养了村里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后堡村村干部许志娟说。

村干部帮忙“带娃”,午餐一起吃快餐

跟后堡村一样,不少村借助外来力量,面向孩子们推出暑期公益课堂。如鉴湖街道王家葑村爱心书法培训班,从7月27日至8月27日,为期一个月,每天上午9:00-10:30授课,每天有20多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培训老师是我们村里的书法爱好者邱志伟,他连续两年开课,深受孩子们欢迎。”王家葑村村干部魏莹说。最近,东浦街道金家村开办了公益性暑期中小学生兴趣班,包括劳动实践、声乐美术、作业辅导等内容,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了乐趣。

有请“外援”的,也有村干部直接参与的。8月6日至8月10日,东湖街道柏舍村组织开展“公益夏令营”活动,全村共有14名孩子参加。“这5天里,从早到傍晚,孩子们在我们村党群服务中心参与活动,全程由两个村干部管理和照顾。”柏舍村村干部张玉庆说。村里以“学习+拓展+畅玩”的组合形式,安排了防拐安全、夏季防溺水、红色电影、手工制作等活动。考虑到孩子们中途接送烦恼,村干部开车到附近大食堂购买快餐,跟孩子们一起就餐。

活动期间,村干部还组建了微信群,把家长拉入群内,并以图文形式对活动进行播报,得到了家长与孩子的一致肯定。“我们夫妻俩要上班,8岁的女儿由奶奶照顾,可奶奶太溺爱孩子,让她守着电视机。参加公益夏令营活动,跟其他孩子一起学习生活,改变了孩子的坏习惯。”柏舍村村民裘女士说。张玉庆也颇有感慨,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他们觉得这种“带娃”方式很有意义,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减轻了家长的带娃负担,“由于经济和精力有限,我们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村娃们享受更好更丰富的假期生活。”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晓宏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