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山村立足当地优势资源,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在“竹林经济致富路”迈出了跨越式步子,为其他乡村探索共富模式提供了借鉴。
乡村要发展,产业要兴旺。东湖有“千亩方农田”;陶堰、皋埠有“油菜花田”;富盛、鉴湖有茶园、竹林,越城区不乏这样的块状特色乡村,但需要我们抓准乡村特色产业的牛鼻子,从“小经济”挖出“大潜力”。此前,余姚紫荆村深挖苦竹产业,借“笛”发挥,一年四季市场供不应求、游客顾客不断,一个村创下3.5亿元年产值。富盛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竹产业道路同样未来可期。
用好产业金钥匙,需要加大扶持力度,为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度注入强劲动能。其中,人才是关键,要让愿意为乡村建设出力的人留得安心,留得长久,让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必须念好“引”“留”“育”三字诀,补齐城乡区域、产业领域之间的政策扶持差距短板,完善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和公共服务等保障机制,推动乡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汤桂平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