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为市民送上高品质“文化大餐”

2024-08-17 08:51

来源:

最近一段时间,越城区迪荡街道世禾新村文化礼堂里,不时响起高亢激昂的绍剧唱腔。台上,区级文化特派员钱小宝正带着孩子们学习猴戏表演,眨眼、挠痒、猴戏步法和身形……在他的细心指导下,孩子们学得认真,热情高涨。

今年6月,我市选派首批31位市级文化特派员下乡驻村,随后,各区、县(市)也纷纷启动特派员选派工作,累计选派78人。几个月来,这批来自文化战线各领域的人才,投身基层,挖掘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服务、打造文化品牌,呈现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这为我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浸润着浓郁书香的城市书房,独具绍兴特色的公共文化IP……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体系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暑假里,我市117家城市书房成为不少学生的常驻地,丰富的馆藏图书、多样的公益活动,甚至不少城市书房还融入了非遗、文创、艺术等多种业态,已然成为具有“时尚化、体验感、休闲化、文艺范、互动性”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城市充满书香。

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不仅需要文化设施,更需要有滋有味的文化内容。自2019年推出“绍兴有戏”文化服务品牌后,我市不断拓展群众文化服务子品牌,重点打造“街艺角、我的艺时光、文艺专家门诊、文艺播撒乡镇行”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做到年年有系列、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

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兴盛,乡村文明先行,也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着力点。数据显示,我市已建成1647家文化礼堂,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同时,我市深入推进“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全市实现演出下乡1300场、送书下乡20万册、送展览下乡300场、文化走亲100场。

礼堂建起来,如何让其“门常开、戏常演、人常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乐园”?我市坚持因地制宜,紧扣群众对文化的期待“按需配菜”。这些年,文化走亲、文艺巡演、戏曲名家进礼堂、非遗进礼堂、村歌大赛等一大批优质文艺资源走进山乡田野。同时,围绕农村文化丰富供给和精准送达机制改革,开发设计“绍兴数智礼堂”服务,运用数字化手段,给村民提供更便捷、更实惠的服务。上千部理论宣讲视频、戏曲资源、电影资源,只需点点屏幕就触手可及,让百姓的自主性和参与度越来越高。

让“文化大餐”更丰盛、更精彩、更触手可及。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开展更多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加强群众身边的美育阵地建设,集聚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以更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