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上个世纪农村较为常见的照明器具。每天傍晚,母亲点上一盏煤油灯,搁在碗柜上,接着,就在厨房里忙开了。我和哥姐几个没闲着,绕着灶台在打闹,大姐懂事些,有时在灯下看会书,父亲则坐在角落处抽着旱烟,惬意极了。黑暗中,火星子一闪一闪的,十分光亮耀眼。
一会过后,母亲麻利地炒好两三个菜,父亲起身掌灯往外走,母亲一边端着菜,一边招呼我们几个紧跟其后。堂屋餐桌上,父亲高支煤油灯,顿时,整个屋子亮堂堂的,火苗在微风中摇曳,时明时暗,朦胧感十足,吃饭时,我们觉得特别可口和愉悦。
有一回,天尚早,屋顶上的明瓦还透着亮光,母亲早已做好了晚饭,吃饭时,没点灯,其间,姐姐嘀咕道:“怎么不点灯呀,看也看不见。”母亲立马调侃地说:“小妹怎么了,灯不点,难道你会吃到鼻子里去吗?”姐姐无言以对,只能继续低头扒饭。事实证明,确实不会。
夏日,天空繁星点点,农村的夜明亮又通透,村里静悄悄的,屋外,间或传来几声蛙叫和狗吠。这时,各家各户已吃好晚饭,闲来无事,大家经常聚在一起,不管哪家,主人都很热情,搬来长短板凳,散烟泡茶。邻居们边喝边抽边聊,在他家堂屋煤油灯光的映照下,脸上始终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后来上学了。天黑前,我在屋檐下的石阶上做作业,无须用灯,到了初中,作业逐渐多了起来,因此,母亲特意为我添加了一盏带玻璃罩还可调火的煤油灯,这盏灯伴我3年,虽然书读得不怎么样,但每晚还是学到深夜。不瞒您说,在此期间,也看了不少金庸和梁羽生的武打小说。
再后来,我上高中,成了寄宿生,学习环境有了大大改善,晚自习教室里是节能电灯,煤油灯在不知不觉中被嫌弃和遗忘了,偶尔回趟家,村里也不太停电,感觉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又自然。回头想想,很感慨端着煤油灯在黑夜中穿行的时刻,也很怀念在煤油灯下酣睡被烧着头发还不自知的日子。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文彬之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