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城市文化融入市井烟火

2024-08-16 14:49

来源:

在刚刚过去的“七夕”,风越里的一场“鹊游七夕”把人们带入奇妙的古城仲夏夜,“夏夜生活集市”于晚风中徐徐开市,弄堂里弥漫着动人的烟火气息。

在绍兴这座古老而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中,风越里以其独特的非标商业模式、浓厚的文化氛围、新潮的活动集结,成为“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先锋。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项目主理人的王文华,是这场文化与商业融合实验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A

打造青年理想社区

近年来,城市商圈消费同质化问题突出,传统商圈的商业模式亟须破局。为了适应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各地涌现出了不少非标商业项目,如杭州的天目里、玉鸟集、保利时光里,宁波的带梦胡同,刮起一股新的风潮。

相较于传统标准“盒子型”购物中心的建筑风格、业态内容和经营模式,非标商业更加注重个性、自由、开放和文化,逐步成为新一代消费群体偏爱的消费空间。作为开元文旅在绍兴的首个城市更新项目,风越里不仅是一个商业空间,更是一个探索城市、商业与文化理想主义融合的“实验场”。

王文华2022年底来到风越里工作,正值项目竣工之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绍兴人,王文华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看到风越里这个项目在绍兴的独特性,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商业机会,更是一个文化使命。回忆起最初的日子,他坦言:“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做,因为绍兴从没有过这样的项目。甚至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已有成功案例的情况下,也无法完全照搬,需要结合绍兴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王文华展示风越里文创产品。

面对未知的挑战,王文华没有选择照搬其他城市的成功模式,而是结合绍兴的在地文化,根植于绍兴的城市文化生态进行更新与改造。“一般商业体关注的都是五一节、国庆节这些可以带动流量的节假日,我们就走差异化路线,选择中国传统节日,像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等。当然,传统的,也可以有全新的表达,通过高频的、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主题活动提高体验感和可逛性。”王文华说。

让王文华印象最深刻的是2024年的跨年夜活动,策划的过程中,大家有所担忧:深夜活动在绍兴会不会无人问津?但出乎意料的是,当天夜里,风越里熙熙攘攘,大家读诗、唱歌、饮茶,一起等待跨年的钟声响起,人潮直到凌晨1点左右才渐渐散去。“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坚定,绍兴的年轻人需要一个聚焦在地文化、解锁美好生活、敢于创造全新生活方式的青年理想社区。”

B

让艺术融入烟火气

“作为新街区商业,我们有一个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显著特征——保留原有建筑的旧貌,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空间的拓展,因此,既要考虑项目的承载量,又要考虑顾客的体验感。”王文华告诉记者,项目前身是北宋时期山阴县学宫膳堂用来堆放柴薪的地方,在数百年间的城市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覆盖了从木构架到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种建筑类型,原有场地的基本格局就像是不同时期历史地层的堆积,行走在拥挤狭窄的巷弄中,仿佛能穿越到各个不同时空。

在这种“时空穿越”中,绍兴人常常能偶遇不同形式的艺术展览。去年6月,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联展“大放‘异’彩”,这是国美毕业展首次来绍兴举办,作品陈列在风越里的东楼、星屿、秘密花园等室内外区域,与周边建筑形成巧妙互动,架构起生活和艺术的桥梁。此外,《逍遥集》摄影展、《素描的新意识》美术展等各式展览精彩纷呈,并与绍兴高校联合,如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的《布哈》拼布展、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日光之夏”毕业作品展,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风越里的展览不但“小而美”,并且更新不断。

王文华学的是机械专业,毕业后从事了商业工作,都和艺术不搭边,他自称曾经是一个“艺术小白”,但在加入风越里项目后,逐渐学习、了解,希望把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带到大家的生活中。“对于普通人而言,听到艺术二字仿佛总带有一丝高冷难懂的意味,但其实它本不应该成为某种奢侈品,在发展越发健全的现代社会里,拥抱艺术将会是自然而然的行为。烟火气可以和艺术感融合,这也是风越里会一直坚持做的事。”王文华告诉记者,风越里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个青年理想社区,通过引入各类展览,不断为绍兴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C

和空间共同成长

在风越里,除了可以看到银盐、书巢等成熟的品牌,也能看到一系列本土品牌,创意品牌、大地艺术、生活美学、自然生态等主题融为一体。其中也不乏新创立的年轻品牌,它们如同街区里随处可见的绿植,带着生机、灵动和一点恣意,和风越里一起共同成长。

风越里的“夏日浪漫”。

“因为绍兴的人口基数不大,许多品牌对进入绍兴市场持观望态度,但我们通过与这些品牌的深入沟通,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生态。与此同时,积极孵化本地品牌。其实,绍兴本土不缺乏新品牌和创意企业,缺的是一个集群效应,新街区商业的作用,就是构建整体集群效应。”王文华说。

王文华深知,风越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个创新项目,它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如何在保持文化底蕴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以及如何在商业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他坚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调整,风越里将继续在绍兴的城市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除了项目的成长,让王文华深有体会的还有团队的成长。每一次活动,从策划到落地,都是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灵感和才能的成果。“我们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团队,虽然有部门的划分,但因为热爱,每个人都会全程参与,群策群力,非常有凝聚力。”王文华说。通过在风越里的成长和思索,王文华不仅为绍兴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商业空间,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一段充满挑战和成就的旅程。

记者手记

文化空间主理人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审美和价值观。他们因专注而热爱,因热爱而分享。他们应该有创意、有理想,能塑造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他们既可以是创造者,也可以是传播者。他们塑造的文化空间应该与周边环境产生强烈的符号联系。

采访中,我们发现,在城市文化空间的探索中,“主理人们”都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大胆地唤醒在地文化,大声讲出自己的价值观。通过有机融合社区商业、文化、时尚、生活等元素,探索空间场景的更多可能,赋能消费新图景,也向老百姓发起潮流新生活的邀约。

希望在绍兴能涌现越来越多的文化空间主理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董晓晓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