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伙用得怎么样?”
“魏院长,您来得正好。这个夏天订单涨了三成。公司考虑再投入研发,提升装备。”8月12日上午10时许,一见到西安工程大学柯桥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魏乾阳,浙江华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国尧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
“去,到车间看看。”魏乾阳话音一落,两人直奔车间。
此时的印花车间,生产忙碌。由于连日高温天气,车间里热得像蒸笼。不过,各种印花机上,新鲜出炉的面料,以其清新的画风和精致的图案,给人一种清凉感。
“这款‘深海’,刚刚山东客户又追加了订单。”余国尧转而对魏乾阳表达谢意,“这里也有您的功劳啊。”
依托西安工程大学强大的科研力量,为柯桥纺织印染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是魏乾阳的一项重要工作。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柯桥区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通过回访,了解新技术应用的情况,同时收集企业的新技术需求,正是他此行的目的。
华晨数码是绍兴印染行业较早涉足数码印花的企业,公司规模不大,但近年来注重新品研发和新技术应用,持续投入研发,数码印花工艺不断升级,目前已拥有高速数码印花生产线10条,竞争力越来越强。去年,公司联合上游数码印花装备企业共同开发了平网加数码联合印花机,实现了“品质与速度”的新升级。其间,为了攻克墨水难关,魏乾阳带领工程师团队,连续一个月蹲守在车间调试,最终找到解决方案。如今,这个“新家伙”正在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时,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魏院长求助,没想到他帮我们‘找’来了一个科研团队。”余国尧坦言,光靠企业不但找不到科研团队,也难以请到车间里来。魏乾阳也因此成了华晨数码车间里来得最多的一位“院长”。
今年,柯桥区被列入绍兴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试点,重点探索现代纺织产学研用全链条协同创新模式。一头连着西安工程大学,一头牵着柯桥纺织印染产业,魏乾阳“蹲”车间的时间更多了。如今,他是柯桥上百家纺织印染企业的“常客”。上半年,魏乾阳和团队接到企业技术服务需求60多项,其中已解决40多项,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近亿元。魏乾阳也成了大伙眼里的“共享院长”。
“和一般共享工程师不同,共享院长上接高校‘天线’,下接企业‘地气’,对企业而言‘离得近、叫得应、办得好’。”绍兴市委科创办秘书处处长王表说,从共享工程师到共享院长,产学研用的对接、转化效率又提高了一大步,这一新模式值得全市各地借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