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区老人玩智能手机、到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在后堡抗日纪念堂给游客讲红色故事……今年暑假,古城热浪滚滚,放假在家的大学生许逸平却一天都闲不下来,冒着高温外出开展志愿服务。
“这是我最后一个暑假,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就没这么多自由时间去做志愿服务了,我要用好现在这美好的时光,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多给社会送出一些温暖。”这位25岁年轻小伙就是许逸平,是舟山、绍兴两地“最美志愿者”荣誉获得者。
从零散参加到策划组织
1999年出生的许逸平,是迪荡街道昌安东村小区居民。2018年7月,他考上位于舟山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并在同年9月应征入伍,2020年9月退役后回到大学校园。两年的军旅生活,磨炼了他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你们离开军营,要积极服务地方,像雷锋一样做颗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退役前,部队这样叮嘱,他牢记在心。
如何服务社会?身在大学校园,许逸平有些迷茫。身旁的指导员给出了答案:做一名志愿者,这也是服务社会。随后,他在浙里办App“志愿浙江”板块中,注册了个人信息,及时关注上面的志愿活动信息。每逢周末不上课,他就走出校园,参加不同志愿服务。大型体育赛事维护秩序、养老院看望老人、校园河道保洁等公益活动,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随着志愿服务的增多,许逸平在网上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2022年7月,他加入舟山市慈善总会同心互联网分会,并成为该志愿组织负责人之一。从这以后,他完成了从之前零散参加到组织志愿服务的转变。2023年3月5日,又是一年学雷锋日,许逸平组织了一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联系理发、摄影等不同志愿者,对接活动场地等。“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现场人气火爆,我觉得一切都值得。”许逸平说,他多次带领团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项志愿服务活动获奖。
展示新时期志愿者风采
在舟山将志愿服务干得风生水起,许逸平没有忘记家乡。他利用寒暑假时间,发挥自己志愿服务的经验优势回报家乡。去年暑假,他参加了团市委的“家燕归巢”活动,成为绍兴市科技馆展厅一名志愿者,持续提供了40多天的志愿服务。其间,他还多次参加昌安社区组织的杭州亚运会志愿活动。2024年寒假期间,他又参加了送腊八粥、振德医疗“留绍过年,情暖童心”等公益活动。
昌安社区干部王莉莉说,社区志愿者队伍中,像许逸平这样年轻有干劲、又充满智慧的不多,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志愿者的奉献担当和自信自强。在3年多时间里,他先后获得舟山市、定海区和越城区等地“最美志愿者”荣誉,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000小时。
目前,许逸平在嘉兴南湖学院读本科,明年7月份毕业。因为要参加毕业实习,他没有太多时间参加志愿服务,但只要一有空就走进社区,机动提供服务。
“前段时间,后堡抗日纪念堂需要公益宣讲员,我让许逸平帮忙,他当即答应下来。之后他连续两天顶着高温赶到东湖街道后堡村,给游客讲解红色故事。他年轻有为,诠释了一位退役军人的热忱、坚守和信仰。”越城区东风国防教育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胡东锋说。
许逸平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也收获了许多,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能力均得到提升。“自己的点滴付出,给别人带来快乐,我内心也充满欢喜。”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