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母亲一样,在女儿袁莉(化名)攀上30岁的年龄后,母亲乐华(化名)越发操心女儿的婚姻大事,努力托关系给女儿找相亲对象,巴不得她立即完婚生子。但袁莉却一直意兴阑珊,几段恋爱都不了了之。一直到送袁莉去接受心理咨询后,乐华才发现,女儿之所以一直抵触婚姻,与自己多年没有再婚有关。
与异性相处,不肯付出,很没安全感
和很多90后一样,在和异性相处方面,袁莉经历了从紧到松的管束过程。在读书阶段,乐华明令女儿不能谈恋爱,袁莉稍微和异性走得近点,乐华都会严厉斥责,生怕影响了学业。但女儿毕业后,乐华又一个劲地催女儿结婚,努力给女儿安排相亲对象,但凡女儿不从,她就冷峻地批判,似是要女儿以最快的速度恋爱成婚……
和母亲的意愿无关,在青春绽放的大学校园里,袁莉就曾有过恋爱经历。入学后,室友们很快一个个地谈起了恋爱,每当听着她们分享与男朋友的甜蜜点滴,袁莉都很羡慕,她渴望爱情,但也因为缺乏经验而手足无措。每当有异性靠近,她都表现得既期待又害怕,总是难以全情投入。
那时,有一个同班男生很喜欢袁莉,每天早上都会买好早餐等在寝室楼下,周末总是想着法子带她出去玩。袁莉一方面沉浸在男生的宠爱中,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别人的好意,即便他掏心掏肺,她依然对他有所防备。有一次周末约会,男生没带够钱,要袁莉帮忙一起买单,袁莉表现得很不乐意,这也让男生心里有了芥蒂,两人因此逐渐疏远。
后来的几次短暂尝试,袁莉总是在恋爱关系里显得犹豫不决,既渴望被爱,又害怕失去自我。她不愿意轻易付出真心,生怕一旦交付,就会成为对方眼中的理所当然。这种防御心理,让她在恋爱中显得被动而疏离,很难与对方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每当关系逐渐升温,需要她更进一步地敞开心扉时,她就会不自觉地退缩,用冷漠或忙碌作为借口,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
毕业工作后,袁莉也曾遇到过让她心动的男士。他温柔、体贴,懂得尊重她的感受,愿意耐心地等她打开心扉,但是每当男方提出要求,甚至只是要袁莉帮个小忙时,她就会在语言上表现得很有攻击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莉年龄在增长,身边的朋友、同学一个个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她依然在情感的道路上徘徊不前。后来在母亲轰炸般的相亲安排下,她更加敷衍了事,更懒得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母亲离异,两任男友只同居不结婚
在朋友的建议下,乐华送袁莉去接受心理咨询,想了解她内心深处到底在等待什么样的另一半,但没想到袁莉之所以一直抵触婚姻,与其童年的经历有关。
原来,早在袁莉3岁那年,母亲乐华就和丈夫离了婚。虽然对父母的事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但原本应该享受无忧无虑童年的袁莉,也因为这一家庭的变故,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无常。
等袁莉5岁那年,母女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男性,他们开始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对于年幼的袁莉来说,她并不了解这个变化背后的意义,也不明白为什么家里会突然多出一个人,只是叔叔对她很好,经常给她买玩具、带她出去玩,所以袁莉逐渐把这个叔叔当成了父亲一般的存在。但在她12岁那年,这个叔叔突然离开了他们家,没有告别,也没有解释。袁莉只知道,他的离去让母亲变得沉默和忧郁。
后来,从大人们的只言片语中,袁莉拼凑出了叔叔离开她们的缘由,原来,相处多年后叔叔一直想与母亲结婚,但母亲却嫌麻烦,双方分歧之下,叔叔便选择了离开。
一年多后,母亲又有了新的男友,又开始了同居生活。当时,正值青春发育期的袁莉更喜欢之前的叔叔,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一回家就关上房门,平时也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吃饭,总是由母亲端到房间里单独吃。
虽然母亲尽力照顾袁莉,在生活方面从不亏待她,但母亲的一段段关系还是给她造成了影响。加上母亲对袁莉的亲生父亲评价不高,好几次袁莉聊起时,母亲传递的都是父亲为了赌博卷走家中积蓄的不负责任的形象,这些都让她对婚姻的唯一性和男人的可靠性充满怀疑,在亲密关系中充满戒备和不安。
孩子婚姻,父母婚恋观影响很大
对乐华来说,与丈夫离婚后,她与前一任男友同居了7年,分开后,又与现任男友相处到现在,一直没有领结婚证。乐华担心的是再婚后万一再度离婚,又要面临财产分割、孩子抚养权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她更愿意选择没有束缚的同居关系。但她没想到自己这样的选择,成了女儿人生中的阴影。
带孩子的单亲父母,到底该不该选择再婚?在资深心理咨询师钱国正眼里,单亲教育对孩子来说始终是不利的,不过要选择再婚,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
“建议单亲父母还是要寻觅下一段感情,如果为了孩子不结婚,甚至把所有的情感和关注都放在孩子身上,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会给孩子未来建立亲密关系带来很大的困扰。”钱国正表示,再婚的时机也有讲究,如果父母在孩子三四岁左右离婚了,那么建议单亲父母可以尽快发展下一段感情,尽早给孩子补足缺失的父爱或者母爱。如果父母在孩子10岁左右离婚,那么建议单亲父母最好能够推迟寻觅另一半的时机,因为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并不适合组建新的家庭,可能会对父母再婚的做法充满抵触,甚至冒出各种钻牛角尖的想法。
而对那些害怕再度进入婚姻关系的离异男女来说,最好对之前的婚姻能有一次系统的复盘,这才能够在未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离婚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离婚了。通过系统性地梳理婚姻失败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寻找下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有利于经营好下一段婚姻和感情,但现实生活中能够这样去做的人不多,有的人害怕再次步入婚姻因此不婚,有的人一再因为同样的原因导致婚姻多次触礁。
心理咨询师:
单亲家庭
要补偿孩子
缺失的爱
就袁莉而言,父母的离婚、母亲对婚姻的不信任,以及母亲与男性之间的不稳定关系,都对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实最大的问题,是袁莉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缺失父亲的角色,虽然母亲不缺男伴,但他们都没能给袁莉像父亲一样的安全感和教育。”钱国正认为,加上袁莉无意识地从母亲那里吸收了男性不可信等观念,这都对袁莉与异性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造成了障碍。
要解决单亲教育的弊端,除了再婚,其实单亲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找一个角色补偿。“如果孩子跟妈妈生活,日常缺失父亲的照料,那么周围如果有男性的老师,或者叔叔、舅舅等亲戚能与孩子经常互动,那么也能补充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缺失。如果孩子跟爸爸生活,那么最好也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个类似的角色。”钱国正表示,通过给孩子创造愉快的家庭氛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处理好同伴关系,带孩子多参与人际交往活动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亲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让孩子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而对已经成年的袁莉而言,比起追究母亲的过往,她现在更需要做的是通过心理辅导理解母亲的经历和选择,勇敢地走出阴影,了解婚姻和感情的更多面貌,试着与异性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试着信任他人,那么未来才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