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绿色文化瑰宝”枝繁叶茂

2024-08-12 22:54

来源: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试点县(区),柯桥区名列其中,成为全国4个之一、全省唯一试点县(区)。

  古树名木历经风雨,承载着社会变迁的印记,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在古树名木专项保护中,柯桥区通过科技赋能、创新管理,会稽山古香榧群和大香林古桂花群成功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还成功打造绍兴会稽古香榧群保护及价值转化的经典案例,让全社会共享绿色福祉,入列全国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试点可谓实至名归。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活文物,但随着树龄的增长,病虫的侵害,再加上人为损坏等因素,不可避免走向衰败甚至濒临死亡。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科学系统工程,须防微杜渐,定期检测,并根据天气、时令、季节等情况,认真落实防虫、防冻等管护措施。遇到大风、暴雪等极端天气,要对有折断风险的侧枝进行保护性加固,及时清理树上积雪,确保树体安全。对于急需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的古树名木,得找准“病灶”,“对症”采取支撑、护栏、砌树池、封堵树洞、树池透气铺装、复壮沟、土壤改良、叶面施肥等措施。

  古树名木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务必巧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维养精细度,形成科学养护和智慧管理方式。要迭代升级“智慧林业”系统,加快完善古树名木应用场景架构建设,实现古树名木位置分布、生长状态、养护情况、认养监管等“一张图”管理。要利用数智系统实时监测古树名木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等信息,当古树名木出现不良状态时,自动提醒系统管理员和养护单位及时处理,制定针对性养护策略与复壮方案,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全域保护体系。

  现实中,相关部门为了解救一些生存境遇堪忧的古树名木,习惯采取“保护性迁移”方式,让古树名木在“新家”恢复生机。然而,在迁移过程中,根系难免受到损伤,再加上对“新家”水土不服,有可能无法存活。对于生存环境不理想的古树,应该以“就地”保护为主,而不是“树让人”。确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无法避让也无法就地进行有效保护的,必须按规定办理“保护性迁移”审批手续。

  借此次入列全国试点“东风”,期待在绍兴形成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让每一棵“文化瑰宝”枝繁叶茂,在稽山鉴水延绵传承。

手机扫码分享本文


作者: 编辑:胡鑫凯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