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100多名上虞籍准大学生以及在外青年学子代表等,参与并见证了“青春励志 笃行致远”上虞区第一届虞籍学子联谊会年会暨第八届“青蓝工程”出征仪式。这样特殊的送学礼,上虞区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重视、礼遇、厚待青年学子的背后,磁场效应正在显现。
“青蓝工程”是上虞区从源头推动人才回流的一大举措,已成为上虞人才建设的一大品牌。“眼下,上虞正合力建设‘青春之城’,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上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虞山舜水,是我家乡;孝德贤风,予我滋养……”从2017年起,为让家乡情结深植于年轻一代的精神血脉,上虞区每年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青蓝工程”出征仪式。
去年8月,虞籍学子联谊会成立。按照“一城市一联络站、一高校一联络点”原则,联谊会首批联络站共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8个城市。今年,上虞虞籍学子联谊会在上虞本土高校、高中、职高设立13个虞籍学子联谊会上虞分站点,并进行授牌,8个虞籍学子联络站与8个虞商联谊会签订共建结对协议。
这些联络点架起了在读上虞大学生沟通交流、联络联谊的桥梁,支持虞籍学子暑期回乡实习、创业就业对接、志愿公益服务,并提供创业资助、薪酬补贴、购房补贴等全方位服务,为虞籍学子回乡开辟了新路径。
为让青年学子群贤毕至,上虞区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积极为大学生“精挑细选”岗位、提供“量身定制”的待遇、给予“暖心走心”服务等。目前,上虞区已打造标准化见习实习基地287个、示范工场7家,个性化提供短期认知实习和长期顶岗实习方案,与79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今年初以来,累计邀请北大、浙大、复旦等30余所高校3500余名师生来虞见习实习。
去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周彬入职母校春晖中学任教;虞籍浙江大学能源学院毕业生毛铁英成为上虞基层选调生,今年又有多名上虞籍毕业生回到上虞……优秀青年学子纷纷返乡助力上虞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青蓝工程”人才库已集纳近千名优秀学子。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