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与高温“斗智斗勇” ——面对“烤”验,货车司机王师傅有一套

2024-08-08 09:41

来源:

王卫正准备启程。

  ■ 记者 侯 嫣 通讯员 陶佳琦

  烈日炎炎,货车司机王卫每天在公路上奔波5小时,去上海或苏州拉货。面对酷暑,王卫说,虽然伏天难熬,但对待工作绝不能马虎,此外防暑也得讲究点小策略。

  56岁的王卫是安徽阜阳人,到绍兴工作已有10多年。10多年来,他在沥海街道、斗门街道送货,作为新滨海人,新区的巨变让王卫既感慨,又自豪。

  每天跑车约5小时

  8月5日上午9点,户外气温高达40℃,记者在国科大肿瘤医院绍兴院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见到王卫时,他正在和工地管理员一起核对货物数量。中等身材、圆脸寸头、肤色黝黑……这是一个朴实的中年汉子。

  对王卫来说,货车就是他的“坐骑”。记者注意到,王卫的“坐骑”有10多米长,上面整齐码放着银色防火材料,每一捆货物都用结实的绑带固定。

  王卫把绑带一一解开,认真清点每一捆防火材料的数量。记者摸了下银色防火材料,赶紧缩回了手。高温炙烤下,货物有些烫手,但王卫似乎毫无感觉。

  天气炎热,不一会工夫,汗水顺着王卫的脸流了下来,清点完货物,工人们开始卸货。此时,王卫并没有进入驾驶室休息,而是继续在现场协助指挥。

  一个多小时过去,防火材料终于卸完了。这时,王卫身上的蓝色工装马甲早已湿透。

  坐在货车的副驾驶座位上,记者发现车内座椅是热的,方向盘摸起来有些烫手。为了降温,王卫准备了两个小风扇。“现在条件比以前好,驾驶室里装了空调,不过,我尽量少开空调,多用电扇,省点油。”王卫感慨地说,最近天太热了,路上来回5个小时,他会在最热的情况下打开空调。

  然而即使开了空调,驾驶室还是十分闷热,阳光照在皮肤上火辣辣的。王卫说,为了保证驾驶安全,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天热需要多喝水,但对王卫而言,却不能喝太多。“对货车司机而言,喝水太多得花时间去找公厕。”他说,哪怕渴,路上也得多忍忍,到目的地才能放开喝。

  记者注意到,王卫的脖子上始终挂着一条毛巾。“开车的时候闷热,用毛巾擦一擦,瞬间就凉快很多。”王卫笑着说,现在天气热,路上行驶的车辆也明显少了,有时候开车在公路上,感觉路面都冒着热气,像热浪在翻滚。

  尽管高温天跑车很辛苦,王卫却很知足。“和以前比,现在条件好多了。”王卫说,前些年,货车驾驶室里没空调,他跑车得准备好几套衣服,因为每跑一次车,衣服裤子就会全部湿透。

  “今天凌晨4点从工地出发,全程200多公里,来回约5小时。”王卫告诉记者,高温天跑车得打时间差,避开中午最热的时间,有时候赶早,有时候则是傍晚出发。最难熬的是卸货阶段,货拉到工地一般是中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天太热了,尽量与高温‘斗智斗勇’吧!不管如何,货不能出错。”王卫认真地说。

  月入上万元很满足

  说起滨海新区的变化,王卫感慨万千。十几年前,他常去沥海街道、斗门街道那边送货,那里都是农村。现在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火热推进……王卫说,滨海新区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让自己有了更多工作机会,现在每个月上万元的收入,让他很满足。

  “工地挺人性化,你看,高温天都给我们发降温解暑物品。”王卫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货车司机,他每天都能喝到工地提供的绿豆汤和矿泉水,除此之外,工地还给大家还发放了藿香正气水、仁丹等解暑药品,让大家感到清凉舒适。

  王卫的家人目前都在湖州,他一个人在绍兴打拼,但他并不觉得孤单,在绍兴时间长了,结交了不少朋友,很多都是滨海新区工地上的同事,有空会一起聚餐、聊天。王卫说,来绍兴这么多年,对这里有感情了。希望趁身体好,在滨海多打拼几年,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为滨海新区发展多出一份力。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