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8月6日,我市各区、县(市)连续第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记者昨天从市气象局获悉,到本月12日后,我市高温情况才会有一个明显的缓解,最高温度可能降到35℃以下。
进入7月以来,我市高温日数异常偏多,强度异常偏强。7月1日至8月5日,全市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9天,38℃以上的高温日数达16天,40℃以上的高温日数达6天。尤其是8月3日以来,全市最高气温均超过40℃,诸暨市更是在3日当天达到了42.5℃的极端高温,追平了该地自201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我市曾于2013年和2022年出现过极端高温热浪,给社会带来较严重影响,预计今年高温强度将超过2022年。”市气象台台长沈玉伟表示,我市晴热高温天气持续,市民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为什么今年这么热?沈玉伟解释,这轮极端的高温主要是因为我市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持久控制”。浙江是季风性气候,夏天往往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出现高温。因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今年副热带高压较为持久。目前,全省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附近位置,绍兴又处于核心区域。此外,今年绍兴出梅又早,高温天气就持续更长时间了。
连续高温,大家比较关心能否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并非凭空造雨,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天空中云层要有充分的水汽循环和补充,同时具有较好的上升气流条件,这样才能加速从云水向降水的转化过程。”市气象局减灾与法规处副处长钱月平介绍,目前,全市7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已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作业人员、用弹、装备及安全措施等全部落实到位。8月4日下午,嵊州已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嵊州市区及长乐、谷来、黄泽、仙岩等地区雨量明显,最大的浦口湛头站雨量29.9毫米,有效地缓解了当地的高温天气。
从目前来看,我市9日之前基本还是受副高控制,以晴热天气为主,作业条件不佳。10日至13日副高减弱后午后雷雨增多,作业条件变好,届时各地将结合天气形势选择合适的作业点实施增雨作业,为市民防暑降温、缓解气象干旱、保障电力迎峰度夏助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