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天蒙蒙亮,新昌县沙溪镇六合村吴家田自然村村民卢志法就带着一帮人上山采摘黄金梨。种植基地里,一个个体形硕大的黄金梨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一筐筐黄金梨“坐上”山地轨道车下山分装后被送往市场销售。
“以前村里主要以种花木、桃子为主,但随着效益和行情一年年低迷,我就想到了其他种植行业。”忙着劳作的种植户卢志法难掩丰收的喜悦,说起了自己和黄金梨结缘的经过。早在2015年,他率先通过新昌县农业农村局引种黄金梨,投入20多万元试种了20亩黄金梨。2019年,梨园开始挂果,产量逐年提高。
黄金梨具有良好的抗病性与适应性,沙溪镇凭借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有利的自然条件,种植出的黄金梨果形饱满,皮薄汁多,清甜爽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
目前,卢志法的黄金梨种植面积已扩展到200亩左右,每年总产量达30万公斤。“黄金梨市场好,每年的售价一直稳定在5元/公斤左右。”经过长时间的种植实践,卢志法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为了提高果品质量,农场加快种植标准化、无害化、机械化和管理市场化,同时还新建一个冷库,将采摘的黄金梨储藏其中,延缓上市时间,实行反季节销售。2019年,还注册了“梨耶”商标。
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黄金梨已经“甜”满枝头,再次迎来了大丰收。“这些天我请了老乡来帮忙,乡亲们也能增加收入。”卢志法介绍说,自己的黄金梨自产自销,主要销往宁波等地区和绍兴其它区域,平时都是施农家肥,通过悬挂防虫板、杀虫灯和使用一些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黄金梨的品质特别好。“我们家黄金梨平均果重可达400克,大果甚至能达到750克以上,很多客户3个月前就预订了,很受市场欢迎。”
科技注入是提高黄金梨品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卢志法先后多次参加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的培训,并邀请相关专家定期进行实地指导,进一步提高了黄金梨的品质。“我还专门修建了7条山地轨道车运输线路,实现了高效、安全、低成本运送水果。”卢志法介绍说,300公斤果子不到10分钟就从山上运输到了山下。
枝头尽挂“黄金果”,乡村致富有“梨”想。如今,在卢志法的带领下,六合村共有40多户家庭种植黄金梨,平均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随着黄金梨种植规模扩大,六合村发展黄金梨产业的劲头越来越足了,六合村两委已将其作为百姓增收的主要门路,全村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农闲的时候我在这里帮忙施肥、装果,一天挣个一两百元。”吴家田自然村村民卢志伟说,农场建在村里,他既能照顾自己的田地又能挣工资,一举两得。
一颗颗硕大香甜的黄金梨,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元宝”。“下半年,我们将以低收入群体‘挂单奔中’行动为契机,扩大黄金梨种植面积,力争全镇达到500亩,并通过线上线下进行推广,在拓宽销路的同时打造良好口碑,就地解决低收入群体就业50人以上。”沙溪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俞帅锋 俞颖颖 通讯员 杨立强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