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汽车4S店云集。
消费是民生百事之一,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激发消费活力、聚人气旺商气是推进滨海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题。今年以来,滨海新区消费市场延续良好态势,“热力值”持续攀升。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滨海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位居全市第一。
汽车消费活力十足
汽车属于大额商品,对消费拉动作用明显。滨海新区坐拥年销售超百亿级的中国(绍兴)汽车城,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汽车类大宗商品零售额增长8.4%。
目前,中国(绍兴)汽车城集聚了57个汽车品牌、68家汽车4S店,在全市乃至全省已打响了知名度。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城实现汽车销售额69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额达19亿元。
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成为滨海新区消费市场的新亮点。在汽车城内的比亚迪4S店,因为品牌方新推出了置换更新补贴活动,最近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购车。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门店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30%。“将旧车报废后,享受政府补贴1万元,再加上我们自己品牌的补贴,消费者可节省1.5万元。”门店负责人说。
作为鸿蒙智行品牌绍兴唯一授权用户中心,鸿蒙智行体验中心主要销售问界、智界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门店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见涨,月均交付车辆28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成倍增长态势。“来展厅试乘试驾的客户非常多,有的消费者愿意下单后等一两个月来提车。”该中心负责人表示。
今年“五一”假期,滨海新区举办首届汽车展,车展集结了60多个汽车品牌、300多款车型,共吸引2万余人次到场观展,拉动汽车消费额1.8亿元。滨海新区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实施汽车、家电等四大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滨海新区通过发放总计价值20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累计有效拉动汽车消费超13亿元。
餐饮销售高速增长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商贸业高开稳走,保持高位运行态势。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滨海新区实现全社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24.5%、14.0%、4.7%、13.5%。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聚焦“吃住行游购娱”,不断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带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消费,尤其是餐饮业活力勃发。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限上餐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餐饮业反映一个城市的烟火气,也是观察城市消费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以来,物美、大润发、永利中心、星潮广场、滨河Mall、世纪街夜市等商场、超市的餐饮消费表现不俗。
“夜间经济”的活跃,成为拉动消费发展的重要引擎。夏日晚上,斗门街道长约750米的世纪街夜市,可谓“人满为患”,无论是火锅、烤肉等充满市井烟火气的重口味美食,还是江浙菜、日本料理等以精致著称的清淡菜系,各家餐厅门前都排起了等餐的队伍,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街道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对夜市的改造提升,目前沿街有商户200余家。”斗门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木头烧烤店是世纪街夜市上的网红店,汇聚了天南地北的美食,还融合了音乐元素。“小店口碑不错,吸引了很多回头客,每逢节假日,店里需要排长队,每张桌子可翻台好几次。”店主告诉记者。
商贸主体发展强劲
滨海新区商贸业主体不断增多,增添了发展新活力。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滨海新区新增12家批发、零售“下升上”企业,有效支撑指标保持高位运行态势。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滨海新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9.8%,呈良好发展态势。
浙江东之源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沥海街道一家纺织品重点批发企业。公司业务以纺织纱线等批发销售为主,今年以来商品行情不断看涨。“上半年,公司共销售了近4.8万吨纺织品,销售总额达11亿元。”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绍兴纺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质增效,给批发企业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招引商超、家电、餐饮各类大型商贸企业,持续壮大商贸主体基数、规模,深入实施滨海新区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利用消费券“杠杆效应”助力企业发展,做好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扶持工作,提升新型商贸服务业比重,优化商贸业经济结构。同时,努力完善商贸综合体、社区商业布局,积极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加强大润发、星潮广场等大型商贸圈的运营,鼓励推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不断提升市民消费新体验。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旭东 通讯员 叶小芳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