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接诊了一对母女。送到医院时,两人呕吐不止,虚弱不堪。据女儿自述,两人当天吃了些蛋糕,还有爸爸钓鱼收获的石斑鱼。一听到石斑鱼,护士马上考虑到可能是石斑鱼鱼籽中毒。经治疗,目前两人症状得到改善。
石斑鱼肉质鲜美,鱼籽营养丰富,但其鱼籽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毒性,无色无味,对鱼类本身并无直接影响,但对人体却能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成熟的鱼籽毒性最强,每年6-8月为石斑鱼产卵期。
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韩芳介绍,石斑鱼鱼籽所含的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神经毒素,特别容易在脂肪含量较高的鱼卵中富集。该生物毒素不易被胃酸破坏且不被高温分解,一般的加热、冰冻、干燥、盐化等烧煮烹饪难以去除其毒性。人类在食用含有雪卡毒素的鱼后,往往进食后几小时内会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
目前已知有超过400多种鱼类可能蓄积雪卡毒素,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
雪卡毒素中毒后,胃肠道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神经系统包括手指和脚趾尖麻木、局部皮肤瘙痒和出汗、感觉紊乱或对寒冷刺激的温度感觉“倒转”(即触摸到凉物体感觉热,触摸到热物体感觉凉);心血管系统症状包括血压过低、心搏徐缓或心动过速,严重者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瘫痪,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此外,有些人还会出现幻觉。
韩芳提醒,误食鱼籽出现不适症状后,应第一时间采取催吐措施,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手指按压舌根,并碰触扁桃体,使机体产生反射,并发生呕吐反应。同时,及时就医,切勿拖延,并告知医生自己曾食用过海鲜。如确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迅速清除体内毒素。
据《浙江老年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