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线沿途景色如画。
上旺村的游客纷至沓来、小企业落户文山村、董溪村民宿生意红火……这些位于富盛镇的山区村落,因一条西上线紧紧串联在一起。这些变化源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2018年,随着《越城区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意见》印发,西上线“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进并提升,这条盘旋在山区的公路,成为沿途六村致富快车道。
村集体收入从10万到55万
“四好农村路,条条通幸福。”富盛隧道西侧入口,立着一块红色景观牌,一行文字夺人眼球。穿过隧道,汽车行驶数百米,就到了西上线的上旺村。村内道路宽敞,沥青路面整洁,两侧山体不高,但满目青绿。
道路左侧,有块高大的仿古牌坊,旁边卧着景石,上书“全国文明村”。进入牌坊内,上旺村党群服务中心、上旺游客服务中心、富盛公路服务站等一应俱全,人气最旺的则是上旺精神陈列展示馆。
陈列馆门口,“八把山锄创大业”7个金色大字赫然在目,述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解员王慧芬认真地向游客讲述着一件件展品的故事。“现在交通好了,到上旺很方便,这里是红色教育基地,可以忆苦思甜,感悟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来自绍兴市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党员告诉记者。
一个多小时讲解结束后,王慧芬回到游客服务中心翻开登记簿,上面记录着7月份以来接待的20个团队,每个团队20人左右,还有一些散客无法统计。“西上线改造建设后,路况好了,城里到我们村开车20多分钟,快捷方便。”王慧芬说,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她的讲解工作更加忙碌。
20世纪50年代,上旺成为当时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被誉为“江南大寨”。1972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上旺新事》,对上旺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进行报道。到了2000年左右,上旺村渐渐衰退,房屋老旧破损,道路狭窄坑洼,一直被游客诟病。游客来得少,村集体经济发展步伐便慢了下来。
如今行走在上旺村,山水环绕,诗画人家,和美村庄,一幅“富盛山居图”在这里铺展开来。蓝珀咖啡旺咖工厂店、周清酒研发中心、Cycle面包综合体等时尚业态分布在村落之间,引来大批年轻消费者。
上旺村村委会副主任吴尧定说,在发展过程中,上旺村从昔日先进村变成经济薄弱村,这跟所处山区位置有一定关系。2019年,随着西上线“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道路变得平坦宽敞,沿线安全隐患点得到整治,两侧绿化景观大幅提升,此外,“五星3A”迭代升级、城乡风貌带建设等项目相继推进,进村游客慢慢变多了,上旺发展迎来新的转机。
“上旺村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并通过腾笼换鸟清退了12家低小散企业,引进时尚业态。同时改变乡村运营模式,去年初引入吾乡上旺(绍兴)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上旺文商旅项目发展。”吴尧定说。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1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前两年的每年10万元提升到55万元。
小山村办起企业开起民宿
沿着西上线继续向西,盘旋而上,一路是整洁的沥青公路,两侧山体越来越高,山上绿意盎然。没过多久,便到达文山村。每天清晨7点多钟,60多岁的村民王彩红忙完家务后,便到村里的一家茶叶厂上班。“以前村里没有企业,每天赶早摸黑去外面打小工,收入还不稳定。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天工资150元。”王彩红开心地说。
说起茶叶厂,不得不说乡贤王立祥。他出生在文山村,早些年到杭州打工,创办音响等电子设备厂。2020年,他把厂从杭州搬到文山村,有订单时,临时招聘村民干活。去年,他和朋友在村里办了一家茶叶厂,订单稳定,吸纳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我离开文山时,西上线还是石子路,道路狭窄,每次大巴车驶过,灰尘滚滚。如今西上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整洁宽敞,大货车来往方便,促使我回乡创业。”王立祥说。
文山村党支部委员王兴光说,西上线把文山三个自然村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条6公里长的公路跨越全村,是村集体发展和村民致富的纽带。这些年,随着西上线“四好农村路”建设,村集体不断发展,目前全村有小企业3家,盘活了1000多平方米村集体房产。文山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随着乡村游火爆,文山村发展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过了文山村,沿着公路继续往上,就是董溪村,这也是西上线在富盛镇境内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庄,毗邻的是上虞区。村内,由小学改造的“浮生虚度”民宿于2021年开始营业,创始人是90后沈亚璐。“董溪村自然交通便利,风光好,山水环绕,很适合亲子游。我们民宿的客人来自长三角一带,基本上都是家庭游客。暑假期间,生意很红火,周末爆满。”沈亚璐说。
董溪村党总支副书记马建东说,西上线改造后,通行便利,吸引了“浮生虚度”民宿的落户,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带来了大量外地游客,他们购买村民的笋干、茶叶等农副产品,增加了村民收益。
据了解,西上线在富盛内经过的村庄包括倪家溇村、富盛村、上旺村、红山村、文山村、董溪村六村,受益于西上线“四好农村路”建设,这些村发展驶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富盛镇以笋为媒,通过契约共建的形式,为富盛笋农和城市社区搭建起共建共富平台,将“鲜笋直通车”开到城区。“笋农清晨挖到的春笋,通过西上线,及时送到城市社区销售,城里居民可以当天吃上鲜笋。”富盛镇有关负责人说。
物流供配中心方便土特产进城
“四好农村路”指的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2018年,随着《越城区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意见》印发,越城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热潮拉开序幕,截至目前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525公里,打造西上线、攒徐线等14条风景线,顺利通过2023年浙江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验收,市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全省第一。
据了解,西上线始建于1997年,起点平水西湖桥,终点上虞上浦,其中越城段全长17.294公里。西上线作为进出山区唯一的货运道路,路况水平逐渐下降,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对行车舒适性的要求。2019年,越城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开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已累计投入600余万元。与此同时,建立规范的道路养护队伍,设立路长制,把西上线管好、运营好。
“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以来,西上线沿途节点安全隐患消除了,绿化景观和道路风貌提升了,沿途村庄游客纷至沓来,村民的土特产走出山区。我们在倪家溇村和上旺村设立公路服务站,供过往乘客歇脚。特别是倪家溇村,还设置了南部山区电商物流供配中心,方便山区农民土特产进城。西上线不仅仅是村民出行的道路,还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旅游路和致富路。”越城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主任单晓敏说。
今年,越城区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继续投入200万元改造西上线部分路段,内容包括路基防护、排水及路面工程提升改造、沿线交通安全设施及附属设施完善等。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