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小肠镜治疗中心“搬”到家门口 肠胃大毛病检出率比杭州还高

2024-07-29 08:56

来源:

编者按:今年以来,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下沉,越城老百姓家门口就能找省里的专家看病,获得感不断提升。作为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运作半年多以来,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在越城开展并成为常态。本周起,《今日越城》联合浙江省人民医院推出“打造区域医学新高地 共建共享越健康越幸福”栏目,重点介绍该医院的强势学科和品质医疗服务,讲述省城高精尖技术带到越城后,为当地百姓就医带来的显著变化。今天首篇报道聚焦消化内科——

周五早上,面对门庭若市的预约排队患者,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消化内科病区主任汪望月顾不上喝口水喘口气,一直忙着给病人细心诊治。持续的高温天气,让消化系统疾病迎来高发季,消化内科门诊到处都是人。

“‘吃’出来的胃肠炎、感染性腹泻病人不少,但其他的消化道疾病也高发,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汪望月说,越城院区运行半年多来,门诊量居高不下,有做小肠镜的,有做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的,有做无痛肠胃镜的……为了让越城百姓在家门口看“省城医生”,精兵强将入驻病区,消化疾病手术每天排得满满当当。

早癌检出率高于杭州

40岁的韩女士来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看消化内科时,只是因为此前单位体检结果显示,其幽门螺杆菌的指标是阳性。接诊的汪望月让她做了一个胃镜检查,没想到竟查出“胃黏膜病变”。结合她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结果、胃镜和病理,汪主任判断,这是一种癌前病变。

“她的这种情况,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漏诊。”汪主任说,因为早筛早诊早干预,韩女士的情况是可以治愈的,早癌最终被“扼杀在萌芽”。但如果现在没发现,三五年的平台期,突然一下子变癌,就不像现在这么好解决了。上周,韩女士通过一台小手术完成了治愈性治疗,她再次向汪主任表示感谢,是汪医生救了她一命。

越城院区运行半年多来,胃肠镜检查病例已达上万例,其实这样的早癌病例并不少,早癌检出率明显高于杭州。

汪望月同时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副主任,现在他每周四天在越城院区坐诊。科室里的其他医生和他一样,过的是“双城生活”。尤其是科室主任潘文胜,在绍兴每周五都有他的名医门诊。“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挂到想看的专家号,杭州能做的治疗,在绍兴都能做。”汪望月说,潘主任在杭州院区是最难挂号的医生之一,胃肠镜检查都需要排队一个多月,但绍兴患者“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多一周就能做到,每次潘主任的手术都排得满满当当。

啃的是疑难杂症“硬骨头”

实际上,啃下疑难杂症这样一块块“硬骨头”的,是潘文胜带队下的整个消化内科医疗团队。

“我们向越城院区派出骨干力量,基本上都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还常设两个医疗组管理病房,以确保一体化和同质化。”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说,患者得到的是家门口同等质量甚至优于省城大医院的服务。

前不久,一位60多岁的刘大妈因为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找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的消化内科,做了一个小肠镜检查才发现是小肠血管畸形和溃疡。

“别看只是个溃疡,一旦大出血,那可能会休克,要人命。”潘主任说,当天,借助团队优势,该院给刘大妈实施小肠镜下止血术,化险为夷。

小肠镜下止血术,小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小肠镜下取石术……潘主任说,小肠疾病的诊疗是当前医学界的一个难题,因此小肠镜检查和治疗目前也不是所有医院都有能力开展,但他们团队正在开展的小肠镜技术走在全国前列,还拥有省内唯一的小肠镜治疗中心。现在,在越城院区,这样的治疗同样能开展。潘主任说,人体小肠总长有6米,如果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小肠有息肉之类的疾病要开刀切除,容易引发短肠综合征,小肠吸收不到营养也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导致坏死。而现在不一样了,不用开刀,直接通过一根绢带一样柔软的器械,就能开展息肉摘除等微创手术。

潘主任说,目前越城已经开展了好几例小肠镜手术。不仅仅是小肠镜手术,目前该院消化内科已在越城院区开展了早期胃癌胃镜下剥离术等高精尖手术。今后,越城老百姓家门口这样的手术也会越来越多。

大咖说健康

幽门螺杆菌感染要重视

医疗资源下沉到越城,带给了越城百姓哪些高水平福利?潘文胜用无痛胃镜的几个数字说明。“截至目前,我们做了5000~6000例的无痛胃肠镜,无痛接受度55%~60%,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000多例。”潘主任说,过去,鉴于老年人开展胃肠镜检查的风险高,很多基层医院不敢或不愿开展。但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真正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开展无痛胃肠镜,不是看年龄,而是看心肺功能。从越城院区运行半年多情况看,无痛胃肠镜技术运用成熟,成为绍兴人的一大福音。

当然,做了胃肠镜,还有很多专业术语会让患者惴惴不安,比如胃炎有萎缩、肠化,黏膜病变……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潘主任说,轻度的萎缩和肠化,实际上和胃癌还差十万八千里,不需要担心。只有严重的萎缩、肠化才需要关注,因为它发展成胃癌是健康人的3~5倍。

当然,关注也不是怕,每年做一次胃镜就行,因为整个发展过程是缓慢的。即便是早期癌,1~2个月内,也没有必要担心,只要让医生诊断出来了,做早期治疗,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根据长期诊疗积累的经验,潘主任提醒,现在导致胃癌的“罪魁祸首”还是幽门螺杆菌。在国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普遍在40%,高的地方甚至达70%。95%以上的胃癌,则发生在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背景下。因此,大家要保护好自己的胃。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广泛接受幽门螺杆菌的除菌治疗。“即便耐药,还是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潘主任说,规范地除菌和科学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和耐药性。感染减少了,胃癌的风险也就降低了。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汤桂平 实习生 周梁宇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