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扇、空调,扇子成了古人们的“消暑神器”。扇子在古代又被称为“凉友”“摇风”,那时的扇子有芭蕉扇、蒲扇、竹扇等多个种类,有钱有权的人家更偏爱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扇起风来更为轻盈,还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更有文人墨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颇有情趣。
“让人惊讶的是,其实古人在那时已经发明出了机械的扇风装置,虽不如现在的电器,但也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岳成龙说。根据记载,西汉时期的长安就有巧匠曾制作出“七轮扇",将7个直径超过一丈的大风轮连在一起,只需一人在旁拨动,7个风轮就会转动起来,足以解放双手,享受机械带来的便利。
除扇子这一“凉友”外,古人还有一种特别的“抱枕”用以消夏。陆游曾在《初夏幽居四首(其二)》中写道“床空新聘竹夫人”,竹夫人是古时江南一带较为盛行的消暑用具,长约1米,由竹篾编成,中空,夏天睡觉时,丝丝微风就从竹夫人上的竹编网眼穿过,与穿堂风的原理相似,非常凉快。岳成龙还告诉记者,在位于鲁迅故里鲁迅卧室的床铺上,就放着一个竹夫人。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