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已经消失的葛衣   曾是古人的夏服

2024-07-28 22:14

来源:

提起避暑,最直观的就是穿衣。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保守的古人总是宽袖长袍、衣袂飘飘,看上去颇为闷热,但事实上,面对酷热的天气,古人在穿衣方面自有妙计。得益于我国古代发达的丝织技术,皇亲贵胄在衣服面料的选择上尤为丰富,绫罗绸缎、纱罗织物,虽层层堆叠也依然透气。最为著名的要数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纱衣,重量仅49克,足以见得其面料之轻薄。

如果说古时夏季,皇室宗亲最爱薄如蝉翼的纱衣,那么清爽透气、价廉耐穿的葛衣则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五月暑犹薄,中庭试葛衣。”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露坐》一诗中所写。葛衣,即以葛藤纤维为原料制作的服装,具有质地轻盈、版型挺括、吸汗等优点,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而在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杂史的文献资料《越绝书》中也曾提到:“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

“这种葛衣的材质就类似于今天我们仍在穿的棉麻,不贴皮肤,而葛这种作物较为常见,因此作为夏衣,它的流行范围更为广泛。”岳成龙说。除将其做成长袍外,一些古人还会将粗葛布做成短袖,甚至是无袖,更加清凉。


作者: 编辑:胡鑫凯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