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高端人才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2024-07-27 08:05

来源:

不久前,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博士后韩张亮完成了自己的论文答辩。自2021年2月进入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3年多来,他围绕废氨/铵治理方向,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并与滨海新区多家企业开展合作研发。“科研过程中,研究院和滨海新区人才部门为我提供了诸多便利和优惠条件。”韩张亮说,这些都让他感受到了当地对高端人才的重视,接下来,他将继续协助滨海企业开展项目研发工作。

博士后群体,是高端人才的青年后备军,也是助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博士后工作站,则是这些顶尖人才的孵化器和成长摇篮。近年来,绍兴滨海新区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多措并举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平台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新区累计创建1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国家级站2家、省级站14家,2024年以来新进博士后5人,目前在站博士后共40人。

建站过程中,滨海新区充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在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逐步布局,致力于解决企业在人才引育、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堵点”。

韩张亮所属的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2020年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引进13位博士后进站研究。“我们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突出企业化选题与成果产业化导向,鼓励博士后对接企业科技需求,推进成果转化落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院的多位博士后都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如董飞龙博士有关水污染控制功能材料、水污染治理新工艺开发的相关成果,已经被江苏、上虞、富阳等多地企业引进使用;青年博士叶志平与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烧结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等。在研究院的协助下,德创环保也成功创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累计引进5位博士后进站。

为更好地筑巢引凤,加强对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当前,滨海新区也在不断加大对建站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及站内科研人员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今年初以来,新区人才工作局组织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周期考核评估,常态化指导各类企事业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牵头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桥梁,召开高学历人才引进交流会,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企业参与,推动产学研深入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建成的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资助100万元、50万元;每招收1名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10万元日常经费资助及50万元生活补助;对在新区的国家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留新区工作的博士后,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一系列优厚的扶持政策,有效激发了广大企业建站和高层次人才扎根滨海、投身科研的热情。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张诗纯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