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蒸腾,热浪炙烤着大地。7月17日下午4时,绍兴室外气温逼近40摄氏度。
位于滨海新区沥海街道的高登柏泰生物医美产业新材料项目的检验车间地下停车场施工现场,一群皮肤黝黑、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正顶着烈日紧张地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在这群建设者中,有一位46岁的新滨海人,他就是自来贵州安顺的“扶泵工”——毛坤云。
工作中的毛坤云。
作业一旦开始,就不能停
“都看着点脚下,注意钢筋之间的缝隙。”记者见到毛坤云时,他一边扶着泵管,一边叮嘱振捣和收平作业的工友。
在建筑工地上,“扶泵工”不太起眼,却是保障浇筑作业顺利完成的重要角色。混凝土通过近60米长的天泵从马路边砼车源源不断注入梁内。毛坤云要做的,就是稳稳扶住直径近20厘米的泵管来回移动,保证混凝土流入70厘米宽的仓里,不漏入箱室。
“泵管震动感很强,扶泵工不仅要力气大,还要用巧劲。”毛坤云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混凝土腐蚀皮肤以及预防颗粒溅射受伤,哪怕天再热,他也必须穿加厚围兜、高帮套鞋和厚裤子。因此,每天下工后,汗水都会浸透他的鞋袜和裤腿。
午后的气温往往是一天中最高的。高登柏泰项目承建单位针对高温天气,对工人的工作时间也做了调整。现场负责人陈金卫告诉记者,多数工种凌晨4点至5点开始工作,上午9点起休息,下午基本上等太阳下山后再安排施工。
然而,对混凝土浇筑班组来说,这样的作息时间并不适用。“浇筑作业一旦开始,在结束前就不能停止,不然会导致出现裂缝、承重力不足等质量问题。”为确保地下停车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进度与质量,毛坤云他们必须连续作业直至浇筑完成。
“我们这个班组有23个人,除了中午最热的时候稍微休息一下,其余时间还是要连续作业。”他说。
记者看到,砼车一辆接一辆送来混凝土,工人们汗如雨下,却没有一人停下手上的工作。“天气太热了,工作不到15分钟,衣服就全湿透了。”毛坤云在作业间隙喝了口水,指着陈金卫为他们买来的盐汽水说:“像这样的水,我每天要喝掉十几瓶。”
当天,他们班组需要完成地下室四分之一的底板浇筑。根据测算,该工程需要花费10多个小时。为此,团队特地安排了轮班倒。“我们这个工种就是这样的,大家都习惯了。”在工地经历了25个盛夏的毛坤云笑笑说。
晚上7点,地下停车场700平方米底板浇筑完成,塑料薄膜也全部覆盖完毕。看着这一切,不善言辞的工友们露出了笑容。走出场地,毛坤云直了直腰,跺跺脚,把未凝固的混凝土块从鞋上甩掉,急急忙忙赶回工地宿舍。
为了他们,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回到工地宿舍,毛坤云顾不上洗脸,便拿出手机给在安顺老家的媳妇打视频电话。
手机在裤兜里放了一天,此刻温度还有些高。毛坤云用粗黑的手指点击着屏幕,屏幕似乎有些不灵敏。没过一会,电话通了。
“爸爸,你吃过饭了吗?”小儿子圆圆的脑袋笑嘻嘻出现在屏幕上。毛坤云用安顺话和儿子交流了起来。其他工友都去吃饭了,屋子里满是他温柔的关切声和爽朗的笑声。
“最近天热,干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晒,注意身体。”毛坤云的妻子接过儿子手中的电话,叮嘱起来。“我知道的,你们也要当心身体,舍得开空调,外出一定要注意安全。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多给她们买点好吃的。”毛坤云答道。
“大女儿下半年读高二,小儿子读六年级,成绩还可以。”挂了电话,毛坤云转头向记者介绍起娃娃们的情况。
“自己辛苦点没事,就是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毛坤云告诉记者,他来绍兴滨海新区3年了,这里各方面环境都不错,自己住得也习惯了,工地打工虽然辛苦,但每个月工资有万把块,不算低。
“我正在打算,过几天接孩子们来绍兴玩几天,让他们看看爸爸正在建设的新城。”他笑着说。
结束采访,窗外的火烧云已经完全褪去,皓月逐渐将银光洒向大地。毛坤云给手机充上电,脱下长筒胶鞋、换上拖鞋,准备吃饭。“今天又热又累,我去买瓶冰镇啤酒,好好解解暑。”他一边盘算着,一边关上了宿舍的门。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 淳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