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民呼我为:沉下心做实“潜绩”

2024-07-23 16:39

来源:

2004年,浙江省谋划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其中包含民情反映、民主决策、责任落实、投入保障、督查考评等一系列工作机制。2005年起,“十大民生实事”逐渐纳入浙江省各级两会议程。

20年来,浙江省接续落实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以群众普遍有感、有得为衡量标准,注重做实“潜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生根。之江大地上,“民呼我为”的实践长暖人心。

20年来,浙江省各地民生实事的“篮子”中既有教育医疗交通等大投入的基建项目,也从不缺少“小而美”的暖心举措。从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到提升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率;从加强孤独症儿童医疗康复救治到完善山区县医疗救助体系;从解决快递入村“最后一公里”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各地在诸多看似“政绩难显”的地方推动民生工程落实落细,赢得老百姓赞誉。

快阁苑社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2021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由于涉及5000多户、1.5万余居民,许多小问题都难以达成共识。比如,小区外立面改造,街道最初打算以“春、夏、秋、冬、日、月”为主题将街道改造为六个“坊”,还专门请了设计团队增添亮色和时尚元素,但不少老年居民提出希望保持原来面貌和色调。

北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俞科军说,经过讨论,街道干部们一致认为,不能为了表面亮眼而违背了百姓意愿。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社区采用米黄和淡青两种颜色装饰东西两个团组的外立面,得到百姓认可。“民生项目和老百姓息息相关,要求项目的推动者、执行者沉下心来把事做实办好。”俞科军说。

浙江各级各地沉下心补齐民生短板,得益于各级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20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新增财力的2/3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将民生实事项目从兜底保障困难群体逐步扩大到高质量普惠型公共服务等方面。同时,逐步构建起从项目产生、投入保障到考核督导等全流程闭环的工作机制,确保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